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清朝的bbc,《申報》爲何要混淆視聽?到底有何居心呢?

清朝的bbc,《申報》爲何要混淆視聽?到底有何居心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申報》原名《申江新報》,1872年由英國人美查於上海創刊,乃近代中國第一份最有影響力的報紙,在啓迪民智與傳播要事上居功厥偉,但在1907年被華商收購前,其立場不免替歐美迴護,並時時引用英媒《泰晤士報》與《字林西報》報道評點中國,故時而出現雙重標準的尷尬。尤其在左宗棠率領湘軍於1876年預備西征收復新疆之時,《申報》更是杜撰許多子虛烏有的“假消息”誤導視聽想阻止清軍步伐。總的來說,可分爲財政、軍事與善後等三方面。

在沙俄以及大英帝國的幕後支持下,阿古柏於1865年至1877年率軍入侵中國新疆,史稱"阿古柏之亂"。阿古柏於據地稱王后,曾相繼向英國、俄羅斯與奧斯曼土耳其等國求援或締約。因此爲了分裂中國與擴大在華利益,英國既透過官方表露不希望清朝收復新疆的心思,又通過報刊鼓吹“復疆必敗”的論點,希冀影響清廷決策,在很大程度上也讓力主“海防”派的官員有了口實去反駁“塞防”派。

財政上,《申報》屢次刊載“新疆勞師糜餉不勝計數, 實爲中國之累。以有用之財取其不毛之地,已屬失算”、“中國收回新疆後非竭關內各省之財力不足以守,其耗費定非前代所能及”之類的意見,甚至胡亂編派左宗棠“自前歲用兵關外,至今所用兵餉將及千萬兩,茲再借一千萬兩”、“左帥於去年借用西國之債一千萬兩之後,復欲借貸西國之債二千萬兩”的新聞。

然而,左宗棠在1875至1878年之間的戡亂軍費年均不過881.7萬兩,借款雖達2千多萬兩,但實際上是向華商與洋商借款的合計,根本沒有《申報》所報道的那樣誇大,且在光緒年間很快就還清,也因此更沒出現《申報》所舉的奧斯曼土耳其“僅恃每年告貨積債,臨近亡國”的敗象。

清朝的bbc,《申報》爲何要混淆視聽?到底有何居心呢?

軍事上,《申報》杜撰的報道可謂汗牛充棟,這篇不是說左宗棠部下缺餉譁變、那篇就是說清軍避戰毀城,或是乾脆宣稱阿古柏大軍已佔領嘉峪關、甘肅全省“淪陷”的警訊。1876年6月1日《申報》還刊登《陝甘傳聞》,稱左宗棠大軍已遭阿古柏截斷同內地的聯繫,川、陝、晉、鄂等省正派兵火速出關救援。但彼時左宗棠部正順利向哈密與吉木薩爾進軍,軍糧輜重也正川流不息地自甘肅向新疆轉輸,根本沒被隔斷。最讓讀者啞然失笑的是,6月5日《申報》竟發佈了《西陲惡耗》這麼一則爆炸性“獨家”,稱“傳左爵相統領大兵西征回部,近已敗退,爵相亦陣亡”,將活生生一個左宗棠給寫死了。

善後上,《申報》既在預算與軍事上替大清“操心”,又“善意”地提供諸多善後之策,比如主張讓阿古柏成爲像朝鮮、安南那樣的藩屬國,中國還可與之簽約通商牟利。還有於社論《再論借貸徵回事》宣稱:“新疆之地如此難於處理,不如與歐洲各國商議,中國與歐洲各國均不必據有其地,於各回部中擇定最爲馴良爲回人所共服者,立之爲君,以爲亞、歐兩洲樞紐之國,使爲兩洲不侵不叛之臣,如春秋時間於晉楚之鄭,庶幾可爲中國之藩籬,不費中國之財力,又不至爲歐洲各國所奪取,否則中國自行守邊於數萬裏沙漠之外,直欲駕秦皇而上之,豈長久之計乎?”說白了,就是遵循英、俄的方針,令阿古柏政權搖身一變爲“正常國家”,不讓清朝收復西陲失土。

清朝的bbc,《申報》爲何要混淆視聽?到底有何居心呢? 第2張

面對這些奇言怪談,左宗棠很是痛恨,痛罵過“《申報》本江浙無賴士人所編,島人(指英國人)資之以紿中國”,但他更厭惡部分士人動輒拿西洋報刊言論替自己觀點撐腰。比方李鴻章上奏節省西征軍費以備海防的奏摺,就提過“外國新聞紙及西路探報”是他蒐集新疆情報的來源之一,而他“一面招撫伊犁、鳥魯木齊、喀什噶爾等回酋,準其自爲部落,如雲、貴、粵、蜀之苗、瑤土司,越南、朝鮮之略奉正可矣”的棄疆主張,也被學者發現同《申報》社論脈絡相仿。

左宗棠因此很不滿地向友人抱怨道:“《申報》乃稱回部歸土耳其,土耳其已與俄、英通款貿易,中國不宜復問。合肥(指李鴻章)據以入告,並謂得之亦不能守。此何說也?”,還意有所指地批評“洋事壞於主持大計者, 自詡洞悉夷情,揣其由來,或誤於新聞紙耳”,對李鴻章等人偏信西洋報刊貽誤國政的行徑頗不以爲然。雖然這其中摻雜湘淮政爭的私怨,且對於信息不夠流通、交通尚未現代化的彼時中國來說,利用報刊洞悉西洋動態也無可厚非,連左宗棠本人也讀《申報》。但若毫不考究便隨手引之爲決策的參考,委實過於輕率,更容易落入歐美列強設好的語境與政治陷阱裏,李鴻章在這點上不能不受檢討。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