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兩千多年前,春秋戰國時期的人們吃什麼主食?

兩千多年前,春秋戰國時期的人們吃什麼主食?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7.1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春秋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民以食爲天”,這是對我國古代小農百姓的真實寫照。

身爲後人,我們對古人的生活,總是懷着一番遐想的。古人的生活是怎樣呢?他們平常吃的什麼食物?穿的衣服又是什麼樣子呢?

兩千多年前,春秋戰國時期的人們吃什麼主食?

中國的史書,歷來被稱爲帝王家譜。的確,史家們總是着重筆墨於王侯將相的征伐,而忽略對普通百姓的關注。

所幸的是,還是有不少相關的古籍流傳下來,筆者整合資料,今天就來談談春秋戰國時期,小農百姓的飲食風俗與衣着習慣。

主食的種類與分佈區域

在中國廣袤的國土上,因爲地域不同氣候不同,故而主食也有所不同。其種類大概有黍、稷、稻、麻、麥、豆幾種。

稷是指小米,這種農作物奈高寒,有很強的生長能力,是爲“五穀之長”;黍是指黃米,亦是北方的主要糧食之一。《詩經·國風》雲:“彼黍離離,彼稷之苗。”可見,這兩種穀物是當時中原地區普遍種植的農作物。

小米與黃米在古代有很多的名稱,小米又被稱爲粟,其優良品種又稱爲樑,根據種類的不同,又有“黃梁”、“白黍”等名。

兩千多年前,春秋戰國時期的人們吃什麼主食? 第2張

稻,是指大米,因爲需要溫暖的氣候與溼潤的雨水,所以普遍種植於南方地區。

麻,是指一種植物,其所結的果實稱麻子,古稱苴。

麥,就是麥子,無需贅言。這種農作物在戰國時期普遍的種植於長江黃河地區。春秋前期,周鄭交惡,於是“鄭祭足帥師取溫之麥”;豆,在古代被稱爲菽,亦有大菽、小菽之分。

豆在古代的地位似乎比稷等農作物還要高,據《墨子·尚賢》所言:“菽粟多而民足乎食”。《孟子》亦言:“聖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這些記載都將豆類排在了首位,其地位可見一斑。

兩千多年前,春秋戰國時期的人們吃什麼主食? 第3張

以上幾種穀物,是爲春秋戰國時期的主食。

人們處理主食的方法大概有三:

其一,煮。這大概是最常見的百姓的做法了;

其二,炒。古代的軍隊,一般將穀物先炒熟,然後調和水來做乾糧。因爲這一類乾糧往往被放在壺內,所以有“簞食壺漿”之說;

其三,磨成粉,這種粉可和麪制餅。磨粉的過程稱爲“碾”,《太平預覽》解釋碾爲:“石碢轢谷曰碾”。

葷菜

葷菜的種類有很多,大致以牛、豬、羊、雞、狗爲主。但在南方地區,漁獵盛行,故南方也有魚、鱉、蚌等供人食。

除了以上幾類,人們還可以去野外捕獵。《孟子》雲:“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這一句是勸誡人們按時節以進入森林伐木,但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便知森林山澤等地是供人們隨意進入而不加禁止的,所以人們也能進入山澤進行捕獵。

對於肉類,春秋戰國時期主要是三種烹製方法:其一,煮成肉羹;其二,燒烤;其三,製成醬。

春秋戰國時期,大抵呈西周食肉的風俗,現列周代八珍於此:

淳熬:將美味的肉醬鋪在飯上,再澆上特製的油。

淳母:淳母與淳熬相似,只不過肉醬下面是用黍磨成粉後製成的餅。

炮豚:先取一隻小豬,宰殺後清潔乾淨內臟,然後在裏面塞入棗子,再用蘆葦將小豬包起來,外面塗上一層泥巴後,放在火上炙烤。等泥巴烤乾,將小豬取出,表面塗上一層稀粥,放入盛有油的鼎中煎炸,煎炸後再將鼎置於盛有水的鍋中煮上三天三夜。三天後,在食用時用肉醬與醋來調味。

炮羊:參見炮豚。

搗珍:將牛肉、羊肉、糜肉、鹿肉與璋肉中最嫩的裏脊部分取出,攪拌在一起後反覆的捶打,然後放入鍋中煮熟,去掉肉膜後以肉醬、醋調味。

漬:指用美酒浸泡被切細後的牛肉。

熬:指將肉配上桂皮、姜、鹽後燒烤。

肝臀:將狗肝用腸脂包起來,隨後用肉醬拌溼,放在火上烤。脂肪烤焦時,肝也就熟了。

西周八珍,大概是春秋戰國時期中原地區肉類食品的主要做法,但這類肉食卻不是普通百姓能夠吃得起的。

奢侈的貴族們,吃肉的方法可多了去了。吳王僚就是因吃“炙魚”而被專諸刺殺,楚成王臨死之際還想吃熊掌。對於這些“肉食者”,平民百姓們只能在詩中發出他們的憤慨:

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詩經·伐檀》

蔬菜水果與飲料

春秋戰國之時,雖然戰亂頻繁,但飲品可不少。談到飲品,酒是當之無愧的第一。

酒分爲幾類:比較淡的,清澈的,叫做清酒,也就是“澄”;還有一種甜酒,喚做“醴”;除此外還有白酒與香酒(鬯)。

《禮記·內則》記載,當時的平民百姓,還可以有飴(糖稀)、蜜(蜂蜜)、漿、水、醷(梅漿)、粥。這些飲品不僅可以供人飲用,還可以給食物調味,算得上是非常豐盛了。

春秋戰國時期的蔬菜水果,有韭菜、苦菜、蔓菁、苦瓜、棗、柿、瓜、桃、李、梅、杏等數十類。

值得一提的是,平民百姓與貴族的飲食差別非常之大。貴族被稱爲“肉食者”,平民被稱爲“藿食者”。《說苑·善說》記載,東郭民有祖朝者,上書晉獻公曰:“草茅臣東郭民祖朝,願請聞國家之計。”晉獻公派使者說:“肉食者已慮之矣。藿食者尚何與焉?”《曹劌論戰》中也記載,曹劌欲見魯莊公,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由此可見,即便是這個時代的食品種類再豐富,底層的受苦大衆依然只能食“藿”等粗劣食物。

春秋戰國時期的衣着

古代的衣着有很多名稱,但從總體上來說,有內衣外衣兩種。

內衣有澤、襦、褰、褌之類。

《秦風·無衣》中說:“豈曰無衣,與子同澤”。這個“澤”貌似只是說內衣,並無上下身之分;又見於《陌上桑》中記載:“緗綺爲下裙,紫綺爲上襦”,“襦”是有具體意思的,指的是上身所穿的內衣短襖;褰與褌則是指下身所穿的內衣了。

外衣的種類就更多了,上身穿的叫也叫“衣”,下身穿的裙叫“裳”,衣與裳會有一根絲帶相連,這是當時普遍的穿着,有的甚至會在腰間佩戴玉或寶劍以示其身份。還有長衫、袍等外衣也是當時的穿着。

不同的地區、季節,穿着自有其差異,貴族與平民的穿着亦是如此。

孔子云:“當暑袗絺綌,必表而出之。”這是說夏天的,這個時候穿由葛布所制的單衣,但裏面還是要穿內衣的;“必有寢衣,長一身有半。”這是說睡衣,長約一身半;“褻裘長,短右袂。”皮裘要做的長一些,右邊袖子短一些;“羔裘玄冠不以吊”,不穿羔羊皮袍、戴黑色帽子去弔喪......

孔子之所言,雖是在禮崩樂壞的亂世中尋求“復古”,但禮儀是根植於習慣的,而習慣又是難以改變的,故而孔子之所言,也是可以爲我們所參考的。

中原地區與少數民族也有所不同。中原地區是束髮、衣服右衽,但少數民族是披髮、衣服左衽。這種風俗習慣一直持續到後世,“羌胡被髮左衽,而與漢人雜處”。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