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歷史背後寧遠大捷的真相是什麼?

歷史背後寧遠大捷的真相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寧遠大捷簡介

通過對寧遠大捷簡介,瞭解明軍和後金的交戰歷史,也能對明朝末期的大將袁崇煥能有一個大致的瞭解。

歷史背後寧遠大捷的真相是什麼?

寧遠大捷的戰場圖

寧遠之戰發生在明朝最後第二個皇帝天啓六年。當時的後金(後稱滿清)勢力在遼東崛起,統一了女真族,並開始對明朝發動攻擊,先後取得撫順、清水堡、遼瀋、廣寧等大戰的勝利,一路高唱凱歌。明朝方面派遣天啓皇帝的老師孫承宗督師薊遼,也頗有成效,令後金不敢再犯。但是孫承宗受到朝廷閹黨的攻擊,被罷免了職務。取代孫承宗的,是魏忠賢的黨羽高第。

後金聽說明朝邊關換帥,發動六萬大軍,再次入侵遼東。懦弱無能的高第下令全軍撤入山海關之內,嚴陣以待。由孫承宗一手栽培出來的大將袁崇煥沒有服從高第的命令,他發誓與他鎮守的寧遠城共存亡。

後金大軍兵臨寧遠城下,設計招降袁崇煥,但被袁崇煥拒絕。袁崇煥知道後金擅用間諜,因此採取堅壁清野的策略,還發動城內民夫,共同守城。後金皇帝努爾哈赤見招降不成,於天啓六年正月二十三日下令攻城。努爾哈赤自起兵以來,從未敗績,而且每一戰都是以少勝多。這次,他手握六萬精銳,以爲拔下寧遠城,易如反掌。孰不料,遭到了袁崇煥等人的殊死抵抗。袁崇煥利用紅衣大炮朝後金騎兵猛轟,殺傷敵軍甚衆。

攻城四日,後金依然被明君阻擋在城外。努爾哈赤惱羞成怒,親自上陣指揮,不料自己也被袁崇煥的紅衣大炮擊傷。後金軍隊拼命將努爾哈赤救回,傷重的努爾哈赤見寧遠城久攻不下,而自己的士兵又傷亡慘重,只有下令撤軍。寧遠之戰最終以明軍獲得勝利而告終。

寧遠大捷的歷史背景

明朝的歷史是十分複雜的,尤其是明朝後期,朝廷黨爭激烈,邊關的戰役似乎也和朝政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由袁崇煥指揮的,明軍第一次戰勝後金軍隊的寧遠大捷的歷史背景也正是如此。

歷史背後寧遠大捷的真相是什麼? 第2張

寧遠大捷明軍指揮袁崇煥的雕像

明朝末年,朝廷中黨爭激烈,主要分成東林黨和閹黨兩派。在天啓皇帝的時候,以魏忠賢爲首的閹黨佔據了上風,大肆迫害東林黨人士。在另一方面,東北邊境的女真族勢力的崛起,以努爾哈赤爲首的建州女真統一了東北地區,對明朝開始用兵。原本女真族是明朝的藩鎮,怎麼會對他們的宗主國用兵呢?史載,明朝在一次戰鬥中,誤殺了努爾哈赤的祖父和父親,因此努爾哈赤懷恨在心,等到他勢力逐漸強大,便以“七大恨”告天,開始進攻明朝,並攻佔了明朝的許多城池,贏得了薩爾滸之戰的勝利。

明朝派遣孫承宗爲薊遼督師,抵禦後金的入侵。在孫承宗督遼期間,沒有發生重大的戰役。但是由於孫承宗屬於東林黨,因此很快遭到了閹黨的排擠,以魏忠賢的黨羽高第取代了他。

努爾哈赤趁着明朝邊關易帥的時候,發動六萬大軍入侵明朝遼東地區,企圖攻佔山海關。但是孫承宗雖然走了,但是他在任期間,培養了一大批軍事人才,比較著名的由袁崇煥、趙率教、祖大壽、滿桂等人,這些人依然在由孫承宗建立起來的,足以和滿清八旗相抗衡的“關寧鐵騎”中擔任着重要的軍事職務。而指揮寧遠大捷的,正是袁崇煥。

然而新上任的高第面對後金的進攻,下令將關外的所有軍隊全部撤入山海關之內堅守。唯有袁崇煥鎮守的寧遠寧死不撤,因此在後金大軍兵臨城下的時候,寧遠城實際上已是一座孤城。但是袁崇煥憑藉着其個人傑出的軍事才能,擊退了後金的進攻。

從寧遠大捷的歷史背景來看,這場戰役明軍勝利,看似偶然,實則是必然。因爲在孫承宗和袁崇煥的訓練下,當時在山海關一帶的士兵素質都有了顯著的提高,工事也得到了修復和增加。

寧遠大捷的真相

在寧遠大捷之後不久,後金的統帥努爾哈赤就因病去世。關於寧遠大捷的真相,衆說紛紜,有的說是全賴袁崇煥的殊死抵抗,有的說是因爲皮島總兵毛文龍的背後偷襲。那麼隱藏在歷史背後的寧遠大捷的真相是怎麼樣的呢?

歷史背後寧遠大捷的真相是什麼? 第3張

袁崇煥的塑像

天啓九年初,努爾哈赤一直懼怕的孫承宗被調任,他趁着明軍換帥的時機,發動六萬大軍,悍然入侵明朝的遼東。在寧遠城下,他遭到了袁崇煥的阻擊,連攻數日不下,最後只好撤退。在這場戰鬥中,努爾哈赤本人也受了重傷。根據朝鮮人李星齡所寫的《春坡堂日月錄》中所說,努爾哈赤不僅受了傷,而且是極不甘心的回去的。他這裏的不甘心恐怕是有兩個原因,首先是他縱橫沙場數十年,從無敗績,想不到卻輸給了一個進士出身的儒士,因此“懣恚而歸”。另一個原因,是因爲他不得不回師,因爲在這個時候,毛文龍已經派兵突襲了後金的永寧,努爾哈赤不得不回師救援。

說努爾哈赤因寧遠而死,也對也不對。在寧遠之戰的時候,努爾哈赤確實受了傷,但似乎傷勢不是他致命的原因。因爲他在同年四月,還發動過一次征討蒙古喀爾喀的戰役,並且獲得了勝利。而他的死亡,足足和寧遠之戰想去八個月。因此看到他龍精虎猛的樣子,說他被紅衣大炮炸死的說法,確實不成立。在從史書中可以看出,他一直對寧遠之戰的失敗耿耿於懷,甚至在寧遠之戰結束的時候,還和袁崇煥通過信,兩人商定約個時間再打一場。但由於毛文龍突襲了永寧,所以這個約定就黃了。這寧遠之戰似乎造成了他的心理陰影,因此他的死,和寧遠之戰的失敗,也是有分不開的聯繫的。

至於寧遠大捷的真相究竟如何,還需讀者自己解讀,這畢竟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

寧遠大捷的結果

寧遠之戰是發生在明清交替之際的一場重大戰役,明朝方面稱之爲“寧遠大捷”。寧遠大捷的結果以明軍勝利,後金失敗而告終。這是明軍第一次戰勝後金的戰例,極大地鼓舞了明朝軍隊的士氣,打擊了後金的氣焰。

歷史背後寧遠大捷的真相是什麼? 第4張

寧遠大捷明軍將領袁崇煥的畫像

後金趁着明軍在遼東的督師更換之際,趁機發動六萬大軍,入侵遼東。在寧遠着實算是碰到了一枚硬釘子。想當年,努爾哈赤十三副鎧甲騎兵,每戰必勝,而且大多數戰役都是以少勝多。尤其是薩爾滸之戰,數十萬明軍都毀於一旦。他根本就沒有把寧遠這個僅有不到兩萬守軍的小小城池放在眼裏,但是袁崇煥卻給予他當頭棒喝,後金連續攻城四天,不僅沒能邁入城中一步,反而自己死傷無數。

明朝寧遠大捷的結果也導致了後金的統帥努爾哈赤的間接死亡。在寧遠之戰中,努爾哈赤見寧遠城久攻不下,惱羞成怒,親自上陣指揮,結果被明軍的紅衣大炮擊傷。他不得不下達了撤退的命令,這是他從起兵一來第一次失敗,也是他一生的戰績中唯一的一次失敗。史載,在戰後,努爾哈赤是“大懷忿恨而回”。他覺得寧遠之戰打得實在也憋屈了,於是想找個地方撒氣。於是他盯上了覺華島。覺華島位於海上,因爲後金沒有水軍,因此明軍在島上沒有設防。當時正值奇寒,海面結冰,後金起兵踏冰而行,屠殺了島上的一萬四千名明朝子民。

雖然在覺華島取得了勝利,但寧遠之戰依然是努爾哈赤永遠也抹不去的傷痛,他憂憤成疾,再加上在寧遠之戰時所受的傷勢又復發,於同年八月十一日,死於靉雞堡。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