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上的今天 > 唾手可得:一探其深層含義與歷史典故

唾手可得:一探其深層含義與歷史典故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6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們常常聽到“唾手可得”這個詞語,它用來形容某件事情非常容易做到。那麼,這個詞語究竟是什麼意思?它的典故又是如何呢?本文將爲您揭開“唾手可得”的神祕面紗。

一、唾手可得的意思

“唾手可得”是一個漢語成語,意指某件事情非常容易做到,就像吐一口唾沫就能得到一樣簡單。這個詞語通常用來表示對某件事情的信心和把握,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人的能力非常強大,輕而易舉地完成某項任務。

二、唾手可得的典故

唾手可得:一探其深層含義與歷史典故

關於“唾手可得”的典故,有一個廣爲流傳的故事。相傳在春秋時期,魯國大夫季孫氏曾經向晉國的大夫荀息請教如何治理國家。荀息告訴他:“要想治理好國家,首先要從自身做起,做到廉潔奉公,以身作則。”季孫氏聽後深以爲然,決定從自己做起,嚴於律己。

有一天,季孫氏在家中宴請賓客,宴會上擺滿了各種美食佳餚。季孫氏看着滿桌的美食,突然想起了荀息的話,他決定先從自己做起,做一個廉潔奉公的表率。於是,他拿起一塊肉,放在嘴邊準備吃下去。這時,他的妻子在一旁提醒他:“這塊肉還沒有煮熟呢。”季孫氏聽了,立刻把肉放回盤子裏,說:“這塊肉唾手可得,但我不能因爲一時的貪念而違揹我的原則。”

這個故事傳開後,人們紛紛稱讚季孫氏的品行高尚,後來就演變成了“唾手可得”這個成語,用來形容某件事情非常容易做到。

三、結語

通過以上的介紹,相信大家對“唾手可得”這個詞語有了更深入的瞭解。它不僅是一種表達信心和把握的方式,更是一種對自身品行的要求。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時刻保持警惕,不要因爲一時的貪念而違背自己的原則,要做到“唾手可得”的事情也要慎重對待。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