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上的今天 > 嶺南一人陳白沙出生

嶺南一人陳白沙出生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陳獻章生於明宣宗宣德三年十月廿一日(即公元1428年11月27日),卒於明孝宗弘治十二年二月初十(即公元1500年3月9日),享年七十三歲,他的一生充滿了坎坷與不平靜,幾次科舉不中,一身學問但仕途無望。

陳白沙(公元1428—1500年),原名獻章,字公甫,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陳白沙20歲應鄉試中舉人,55歲時始以薦舉官授“翰林院檢討”,但不久,他以奉母終養要求告老還鄉,回到白沙後,他在碧玉樓讀書講學,從此沒有做官。公元1574年(萬曆二年),明神宗皇帝下詔建白沙祠,特賜額、聯、祭文和肖像。公元1585年(萬曆十三年)皇帝又下詔,讓陳白沙以翰林院檢討的身份入祀孔廟,陳白沙成爲了嶺南唯一享有這一殊榮的人,被後人譽爲“嶺南一人”。

嶺南一人陳白沙出生

網絡配圖

陳白沙是他年少警敏,讀書一覽成誦,而且勤奮好學,19歲應廣東鄉試,考得第九名舉人,21歲參加禮部會試,考中副榜進士,入國子監(中國古代設立的國家最高學府)讀書。後來,雖然兩次赴京參加會試都落選了,但陳白沙對於追求學問卻始終鍥而不捨。27歲那年,他聞說撫州臨川郡地方,有位著名學者康齋先生(原名吳與弼),學識造詣很高深,讀透了朱熹編輯的《伊洛洲源錄》之後,還精究宋、明理學的源流,明聖人之道,復孔、孟之傳。陳白沙爲了拜訪名師,不怕長途跋涉,越庚嶺,過梅關,抵達贛州(今江西省)。他先順贛水而上,經吉水到了清江,上了岸再由陸路來到崇仁縣,終於找到那位棄官不做,寧願在家講學的吳與弼先生。

吳與弼治學很嚴,他要求學生在學習態度上必須專心一致,不容精神渙散,思想要集中,靜時修養,動時省察,務使內心湛然虛明。陳白沙見了很受啓發,得益不少,但對於吳與弼關於《易經》的分析,陳白沙未得滿意。第二年,他就拜辭吳老先生迴歸江門白沙村,在小廬山麓之南,建築成一間頗具規模的書舍,題名“春陽臺”。從此,陳白沙一心隱居,專心讀書,足不出戶。爲了減少對他的干擾,家人就在牆壁鑿了個洞,飲食衣服,均由此洞遞進。

白沙村面臨蓬江,後枕小廬山,村前村後,青葵筱竹,隨風搖曳,風光旖旎。村外有條天沙河,河裏有不少晶瑩雪白的沙,白沙村因此而得名。陳白沙隱居春陽臺苦讀經典著作,探討先人哲理,寒來暑往,秋去春來,正是:野鳥飛窗靜,春歸蝶未知;蟬鳴風入夏,冬日月影斜。不經不覺,整整度過了十個年頭。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