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牛李黨爭中,牛僧孺是一個什麼樣的角色?

牛李黨爭中,牛僧孺是一個什麼樣的角色?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牛李黨爭中,牛僧孺是一個什麼樣的角色?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黨爭,在古代歷史上是一個帶有貶義的名詞,意味着官員結成黨派爲爭取政治利益互相攻擊。黨爭的存在,也就說明了朝綱是紊亂的態勢,不利於政權穩定,尤其是在奪嫡之爭時期,最容易造成多個黨爭的局面。對統治者來說,這是極不想看到的局面。所以歷代統治者都明令禁止結黨營私。可是在王朝衰弱時,黨爭就應運而生了,並且難以控制。比如漢朝時期的漢臣與曹臣之爭,最終的結局就是漢臣的領袖荀彧被誅,曹丕建魏代漢。

牛李黨爭中,牛僧孺是一個什麼樣的角色?

唐朝的牛李黨爭就是因宦官專權,朝廷腐敗衰弱而產生的,持續的時間接近四十年,一直到有“小太宗”之稱的唐宣宗李忱的手裏纔算真正的結束。那黨爭是怎麼發展起來的呢?

牛李黨爭中,牛僧孺是一個什麼樣的角色? 第2張

圖片來自豆瓣 電視劇《不肯去觀音》,聶遠飾唐宣宗

由選拔人才的考試引發了兩派的分立

這要從牛僧孺、李宗閔等人考舉人時說起,當時他們在考試中批評了朝政,主考官覺得牛僧孺、李宗閔寫的不錯,於是向唐憲宗推薦。這事被宰相李吉甫知道了,自然是不高興,因爲李吉甫自己是官僚集團的頭,說出朝政的弊端,對他相當不利,於是他上告唐憲宗說他們倆與主考官有瓜葛,唐憲宗聽信了李吉甫的話,便把主考官降職。牛僧孺和李宗閔自然也就沒有受到提拔。此事引起了朝野譁然,大臣們爭爲牛僧孺等人鳴冤叫屈,譴責李吉甫嫉賢妒能。唐憲宗迫於壓力把李吉甫貶爲淮南節度使。於是,朝廷就形成了兩派。

不過當時還沒有輪到牛僧孺、李宗閔兩位主角進場。

真正的結成派系要從一次進士科考試說起。唐穆宗長慶元年(821年),禮部侍郎錢徽主持進士科考試,右補闕楊汝士爲考官。中書舍人李宗閔之婿蘇巢、楊汝士之弟殷士及宰相裴度之子裴撰等登第。前宰相段文昌向穆宗奏稱禮部貢舉存在貓膩,錄取都是通過“關節”。穆宗詢問了翰林學士李德裕、元稹、李紳,他們也都說段文昌所揭發是實情。

於是,穆宗派人複試,結果原榜十四人中僅三人勉強及第,錢徽、李宗閔、楊汝士都因此被貶官。李宗閔、楊汝士等大爲懷恨,認爲是李德裕存心排擠他們,從此“德裕、宗閔各分朋黨,更相傾軋,垂四十年”。

牛僧孺,李宗閔爲首的通過科舉出身的家庭地位卑微的官員爲一派,李德裕等士族出身的官員形成另外一派,雙方開始了排除異己,結黨營私的鬥爭。

牛李黨爭中,牛僧孺是一個什麼樣的角色? 第3張

兩黨風水輪流轉的四十年

唐文宗即位後,李宗閔通過宦官當上了宰相,牛僧孺也在李宗閔的幫助下,登上了相位。牛僧孺在黨爭中扮演的是領袖的角色,很多針對李德裕的行動都是經他一手策劃。被貶爲西川節度使的李德裕趁着一個吐蕃將領投降,收復了當時的重鎮維州,他上報朝廷,想以此邀功。但是牛僧孺對文宗說,李德裕收復了維州,不算大功勞,要是這件事使得吐蕃與唐朝的關係緊張,就不太好了,他甚至建議文宗下詔,命令李德裕將維州還給吐蕃,以免破壞邊界的和諧。

若干年之後,唐武宗即位,李德裕當上了宰相,牛黨人失勢,並且大部分被貶謫到了南方。

公元846年,唐宣宗即位,由於自身的不幸經歷,他排斥武宗時期所有的重臣,於是李黨失勢,李黨的官員被貶謫到了崖州一帶。不久,李閔宗生病離世。

公元847年,牛僧孺生病離世。兩年後,李德裕也因病離世。

在爭鬥的四十年中,兩黨也曾有過破冰的機會。公元832年,李宗閔想和李德裕化解怨恨,推薦他擔任“知貢舉”。儘管李德裕不是科舉出身,但飽讀詩書,有很高的文學造詣,聽到此消息,李德裕很感動。可是牛黨有人極力反對,此事就不了了之了。因爲這件事,李德裕覺得被侮辱,兩黨的樑子反而越結越深。

庶族士人最終勝利,唐後期統治危機加劇

牛李黨爭沒有給唐朝帶來唐太宗時期的“民主”風氣,反而加劇了唐朝後期的統治危機。幸而唐宣宗終結了牛李黨爭,以牛僧孺爲首的庶族獲得了最終的勝利。

牛李黨爭中,牛僧孺是一個什麼樣的角色? 第4張

庶族士人剝奪了門閥世族的特權,門閥世族依舊存在但其身份在政治上不再具有影響力。

在這四十年中,牛僧孺作爲牛黨中最重要的有作爲,有能力的仕途積極分子,一直扮演的是領袖的角色,黨爭離不開牛僧孺的參與。假如牛僧孺沒有參與這場黨爭,或許唐朝後期的統治危機不會來的這麼早。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