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清朝的八旗制度是什麼意思?旗人的地位又是如何區分的?

清朝的八旗制度是什麼意思?旗人的地位又是如何區分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許多人從電視劇或者書籍中,或多或少都聽說過清朝的八旗制度。八旗是清代旗人的基本社會組織形式,凡是旗人,必定有屬於他們的旗籍,就和我們今天每個人都有戶口是一回事。

八旗共分爲: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鑲白旗、正紅旗、鑲紅旗、正藍旗、鑲藍旗。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清朝的最高統治者是滿人,但八旗旗人和滿人並不能劃等號。清朝的旗人共有三種,分別爲:八旗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其中,八旗滿洲的旗人都是滿人,八旗蒙古的旗人都是蒙古人,八旗漢軍的旗人都是漢人。因此,八旗實際上共有二十四旗,比如正紅旗分爲滿洲正紅旗、蒙古正紅旗、漢軍正紅旗。

清朝的八旗制度是什麼意思?旗人的地位又是如何區分的?

八旗中的最高領導人是旗主。早年每旗都有各自的旗主,後來隨着皇權的擴大,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都劃歸皇帝親自統領,因此,八旗形成了上三旗和下五旗的格局。上三旗是皇帝的親兵,下五旗則由各自的旗主掌管。

清朝初期,旗主的權力很大,國家的小事皇帝可以直接做主,但遇到大事就必須要和幾位旗主一同商議。後來經過幾代皇帝的努力,旗主的權力基本都被削光,所以到了清朝中後期,就沒有什麼旗主的說法了。

清朝的八旗制度是什麼意思?旗人的地位又是如何區分的? 第2張

八旗旗主的下一級是參領(正三品)。八旗滿洲和八旗漢軍每旗之下均有五個參領,八旗蒙古每旗之下只有兩個參領。

參領的下一級是佐領(正四品)。佐領在滿語中稱爲牛錄章京,也就是牛錄領導人的意思。牛錄是八旗的最基本建制,最初一個牛錄爲300人,到了嘉慶年間改爲了150人。佐領在戰時爲領兵官,平時爲行政官,掌管所屬牛錄的戶口、田宅、兵籍、訴訟諸事。

大體上,每一旗的結構就如上面所述,由上至下依次爲:旗主、參領、佐領和旗下兵丁。

許多人下意識的會認爲,在八旗之中,肯定是上三旗中的正黃旗地位最高。不過,實際上八旗中排名第一的卻是鑲黃旗。因爲早在清朝入關之前,清太祖努爾哈赤就是鑲黃旗的旗主,所以鑲黃旗也被稱爲頭旗,並在此後一直保持了八旗之首的地位。

清朝的八旗制度是什麼意思?旗人的地位又是如何區分的? 第3張

八旗雖然有上三旗和下五旗之分,但對於普通旗人來說,待遇相差不大。最主要的區別在於皇帝挑選宮廷侍衛以上三旗子弟爲主,兼收下五旗子弟。

不過,上三旗和下五旗的包衣,差別卻非常大。包衣也稱包衣奴才,是專門爲皇室和宗室王公提供服務的人,相當於家庭傭人的角色,地位比普通旗人要低很多。

上三旗包衣爲皇室提供服務,因此就有着“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勢。在整個清朝,有不少上三旗包衣出身後來成爲封疆大吏的例子。而下五旗包衣隸屬於王公,他們的職業生涯有一層不可逾越的“天花板”,所以地位很難有大的變化。由此可見,雖然同樣都是打工的角色,但是除了努力之外,跟對了老闆纔是最重要的事情。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