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漢人發明了一種鐵器,北方遊牧民族用來幹什麼?

漢人發明了一種鐵器,北方遊牧民族用來幹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7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遊牧民族從小生活在馬背上,騎兵更是蒙古、突厥等遊牧政權立國之根本,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他們的騎兵戰術其實是從中原王朝學來得。

在騎兵的發展歷史中,馬鐙的出現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在此之前,“騎射”是北方遊牧民族的唯一戰術,他們從不與敵正面搏殺,正如司馬遷在《史記》中的描述那樣:“利則進,不利則退,不羞遁走。苟利所在,不知禮義”。

漢人發明了一種鐵器,北方遊牧民族用來幹什麼?

沒有近戰格鬥,傷亡會變得非常小,但也使得騎兵對抗密集的戰車和步兵方陣時沒有決定性優勢。冒頓單于率10萬騎將漢高祖劉邦的40萬大軍圍困在白登山。匈奴騎兵打不進去,漢軍也衝不出來。在漢軍主力步兵趕到之前,雙方選擇了妥協。

漢武帝之前,南北雙方的對抗與其說是戰爭,不如說是大規模的狩獵。匈奴騎兵一旦發現漢軍戍卒不多,就立刻將其當做獵物圍捕。漢軍主力步兵趕到時,他們早已藉助戰馬的機動性飽掠而去。

漢人發明了一種鐵器,北方遊牧民族用來幹什麼? 第2張

“文景之治”的韜光養晦讓漢朝國力日益強大,漢武帝劉徹繼位後才得以向匈奴主動發起進攻。爲了能夠在草原上追上匈奴主力,漢武帝大規模組建騎兵部隊。

公元前129年,漢武帝派衛青、李廣、公孫敖和公孫賀各領一萬騎兵反擊匈奴,但結果卻出人意料,李廣全軍覆滅,公孫敖損失七千,僅衛青得以全身而退,因爲他未遇到匈奴主力。

騎射是一項極高的軍事技能,農耕民族很難培養出比肩匈奴的騎士,同時騎射又掉了了定居民族擅長的步兵、戰車方陣之間的相互配合,所以漢軍以騎兵對射的方式對抗匈奴只會損失更慘重。

漢人發明了一種鐵器,北方遊牧民族用來幹什麼? 第3張

既然無法在技術上超越匈奴,衛青、霍去病等將領索性將漢軍步兵的近戰肉搏戰術移植到騎兵上來,所以長戟成功取代了弓箭,成了騎兵主要作戰武器。漢武帝在嘉獎霍去病的詔書中說:“轉戰六日,過焉支山千有餘裏,合短兵,殺折蘭王,斬盧胡王,誅全甲,執渾邪王子及相國、都尉,首虜八千餘級”。“殺”、“斬”、“誅”等詞足以說明,漢軍已經放棄了與匈奴對射,而是主動上前用與其短兵相接。

西漢摸索出來的騎兵衝擊戰術還僅限於對抗騎兵,到了東漢初年,連年的混戰讓中原騎兵又摸索出了騎兵衝擊步兵的戰法。光武帝劉秀能夠迅速平定王朗等衆多武裝力量,他的幽州“突騎”功不可沒。

漢人發明了一種鐵器,北方遊牧民族用來幹什麼? 第4張

不過在劉秀時代,騎兵衝擊戰術還僅是雛形階段,只有當步兵方陣出現懈怠時才能發動衝鋒。到了東漢末年,騎兵已經可以直接衝擊嚴陣以待的步兵方陣。呂布在袁紹帳下時,僅用數十騎便敢“馳突”張燕軍陣,“一日或至三四,皆斬首而出。連戰十餘日,遂破燕軍”。

騎兵實施衝擊戰術需要將自己固定在馬背上,才能抵消戟、矛刺殺敵人的反作用力。最初時,騎兵選擇將用馬鞍前後橋加高,以獲得前後的支撐力,但在史料中“墮馬傷膝”、“墮馬折肩”等語句比比皆是。

爲了給騎手獲得更穩固的依託,東漢末期出現了單側馬鐙。十六國時期,雙側馬鐙出現後,騎兵憑藉衝擊戰術正式成爲壓倒步兵的陸戰主力。

馬鐙的孕育雖然經歷了數百年,但它製作和使用沒有任何技術含量。遊牧民族學會了騎兵衝擊戰術,便有了入主中原的可能。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