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岳飛被害死的六大原因:岳飛死後手下十大猛將結局

岳飛被害死的六大原因:岳飛死後手下十大猛將結局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7.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一代精忠報國的英雄、善於謀略治軍嚴明的南宋將帥岳飛,在其戎馬生涯中,親自參與指揮了126次戰役,沒有一次失敗,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常勝將軍!他文武雙全,著有《嶽武穆遺文》(又名《嶽忠武王文集》),其《滿江紅》詞成爲千古絕唱。

長期以來,岳飛之所以受到國人的敬仰,是因爲他一方面壯懷激烈,精忠報國,另一方面壯志未酬,卻屈死在風波亭上。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在西子湖濱岳飛的墳墓旁邊,長跪着秦檜的鐵像,提到岳飛之死,人們沒有不歸罪秦檜的。但是事實真相究竟是什麼呢?爲什麼岳飛會身死功滅?

時光過了近千年,人們對岳飛之死的元兇不斷提出質疑。人們不再把觀念停留在忠奸之爭上。在《國史概要》和許多普及的書裏,都明確提出來,宋高宗纔是殺害岳飛的真實兇手。秦檜只是迎合高宗的意思,代高宗承罪而已。宋史對此也有所描寫:審問岳飛的大理寺的官員何鑄,向秦檜辯白,說岳飛實在無辜,爲什麼一定要殺。秦檜講:此上意耳。

那麼,爲什麼宋高宗一定要殺害岳飛呢?

岳飛被害死的六大原因:岳飛死後手下十大猛將結局

一、宋代猜忌武臣的傳統政策是罪魁禍首。

歷史上的岳飛既是一個好學習、不擾民、得軍心的人,也是一個不好色、不愛錢、不貪財的人。有人要送美女給他,被岳飛退回;年輕時岳飛喜歡喝酒,皇上勸了他一次,他從此就滴酒不沾;皇上要給他蓋房子,他不要,並且說:“敵未滅,何以家爲?”這樣一個不好色、不好酒、不置家產、不怕死的人,圖的是什麼呢?難道圖我的江山?這讓宋高宗趙構心裏犯嘀咕。在宋代猜忌武臣的傳統政策下,只容得住貪財好色糊塗蟲似的將領,可決不許任何將領有知識有志趣得民心得軍心。像岳飛這樣的人,無論是宋代那一個君主在位,均必不能相容。宋高宗處南宋草創之際,顧慮危疑,對岳飛更是不能相容的。因爲岳飛的爲人行事有許多優點,而這些優點都爲宋高宗不願武臣具有者,於是他的優點便成爲他的死因。縱無秦檜,岳飛仍將屈死,他正和狄青一樣,也是被宋代傳統的政策犧牲掉的。我們與其痛罵秦檜,還不如詛咒宋代的傳統政策,並譴責宋高宗的自壞長城。

二、淮西事變是岳飛被害的重大伏筆。

朝廷採用宰相張浚的意見,讓文官呂祉接管了中興四將之一的劉光世的部隊。他的部將後來在要求歸岳飛節制而不得的情況下,發生譁變,殺了呂祉,率領全軍五萬多人集體叛變,投降了僞齊。淮西事變,不但攪亂了北伐大計,而且改變了敵我態勢和力量對比,北伐收復中原在趙構看來是不行了,急令岳飛轉入防禦,保住長江防線。淮西事變,使趙構認識到這些軍隊和他們的首腦是不可靠的,名義上是國家的軍隊,但實質上,在很大的程度上還是私家軍隊。要不,老百姓爲什麼叫他們作岳家軍,韓家軍,張家軍,劉家軍?沒有一支皇家軍?四大主力軍全是這些首領們自已拉扯出來拚殺出來的部隊,這些兵將只認多少年來帶領他們出生入死的首領,而不怎麼認朝廷的。如果再來一次“淮西事變”,甚至回過頭來打朝廷,該如何是好呀?現在的當務之急,不是北伐,而是整頓軍制,把這些軍隊變成真正的皇家軍隊!但要整軍,就不能打仗;要不打仗,就只有和談。趙構不是個無能的皇帝,他馬上開始行動了。第一步是和談。第二步是剝奪韓世忠,岳飛和張俊三將(劉光世早已交過軍權了)的帶兵權,讓他們離開自已的部隊。第三步是把管兵、調兵兩權分開,由兩個部門管轄。淮西事變,是南宋時期的一個極其重要的事件,它促使主戰派張浚離開了政壇、議和派秦檜當上了宰相,使岳飛由信任到受猜忌並一步一步地走向了被害。難怪岳飛死後有悼詩曰:“自古忠臣帝主疑,全忠全義不全屍。”

三、提出的北伐口號“直搗黃龍,迎回二聖”不合時宜。

據說有一次岳飛爲感謝皇上對他的重用,向皇帝表忠心表過了頭,他說皇帝您放心吧,我一定要攻克黃龍府,迎二聖回朝。並把此作爲北伐的口號。黃龍是金軍老窩,搗了也罷。迎回朝的二聖是誰呢?一個是皇帝老爸徽宗,一個是皇帝哥哥欽宗,大家想想,如果他的父親跟他的哥哥回來,那他的位子還能坐得穩嗎?後來秦檜還跑到皇帝那去打小報告,聲情並茂的說了一番,還畫了三個太陽,意思是提醒皇上,這國無二主,天無二日啊。高宗口上不說,心裏肯定不悅。口號這東西似乎頗爲國人所鍾愛,它簡潔明瞭,便於凝聚人心,同心協力。如早些年的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如近些年的以經濟建設爲中心等等,無不簡潔有力,頗具奇效。可口號這東西也不能亂提,弄不好就會渙散人心,模糊目標,甚至會丟掉身家性命。

四、盡忠報國以致不顧形跡。

1137年,岳飛聽說金人想在汴京立飲宗之子,就上疏高宗請立太子以安定人心。當時同行的隨軍轉運使薛弼就勸他,作爲在外領兵的武將,不應該在這樣的問題上發表意見。岳飛卻以正辭嚴地道:“臣子一體,也不當顧慮形跡。”“不當顧慮形跡”這幾個字中可以看出,岳飛在政治上是幼稚到了何等可愛可笑的程度。一個武將卻干預起皇帝的“家事”,這是趙構無法容忍的。高宗本來就對這個問題很敏感,因爲戰亂敗亡,泥馬渡江,受了驚嚇而不舉,本就是大煩惱,唯一的一個兒子也在苗劉兵變後死了,現在的兩個皇子還是過繼來的。而後來岳飛還經常干預“國事”,這也讓趙構十分不爽。趙構認爲,戰和這樣的國家大事由文臣們討論決定,武將只要能夠忠實執行決策就行了。岳飛卻經常在這個問題上指手劃腳,一點都不懂的韜光隱晦。在這點上韓世忠就做得很好,被解除兵權之後就當起了髮型設計師,頗能引導京城潮流。

岳飛被害死的六大原因:岳飛死後手下十大猛將結局 第2張

五、性格固執以致意氣用事。

岳飛一味主戰、反對議和的這一點秦檜在遺囑中也提到說,岳飛和宋高宗因爲一件事發生了根本的分歧,以後皇帝便不再喜歡岳飛了。其實,宋高宗對金的態度,可以說是國仇家恨,不共戴天。只是從軍事上、經濟上苦於沒有大舉興兵反擊金國的本錢。當時金國幾乎每三年就要組織一次大規模的入侵,在內憂外患之中的高宗皇帝可以說焦頭爛額,高宗一方面重用岳飛等武將四處撲火,高舉北伐大旗,另一方面又不得不讓秦檜牽頭一次次對金“議和”,以便得到喘息之機。可岳飛岳飛一味主戰、反對議和的想法根深蒂固,沒有一點回旋餘地,認爲皇上如此重用我,就要把金國打出中原,有時甚至不惜和皇帝對着幹。高宗爲了取得武將對“議和”的支持,特別賜於劉光世、張俊、韓世忠三大將新的封號和官爵,並提升岳飛爲開府議同三司。升遷本來是件求之不得的好事,然而固執的岳飛連上四折表示不接受。並指出,現今的形勢不容樂觀,應加緊訓練士兵,以備不測。他要求皇上追回成命,以便“保全臣節”。這樣,迫使趙構在三下詔令之外,又好言寬慰。更有甚者有些要求得不到滿足(如合併淮西軍和強令撤軍)時,就鬧性子,撂挑子,上廬山。在封建時代,這叫做抗旨,叫桀驁不馴,是皇帝最害怕的事情;每一次都是死罪,何況再三?

六、據說當時還有兩個小道消息促成了皇帝殺嶽的決心。

第一是說,岳飛三十出頭就當上了節度使,岳飛有一句話,說在我朝這些大將裏面,能三十出頭當節度使的,除了太祖,只有我岳飛一個人;第二是說,岳飛解了兵權之後,岳雲和張憲在湖北襄陽舉兵要擁岳飛,武力要挾朝廷恢復岳飛的兵權,結果就偏偏在這個時候,岳飛不合時宜的上表,言詞激烈,要求恢復自己的兵權。做法實屬太傻,所以授小人以柄,讓皇帝更加疑心了。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有關岳飛的死因,並不完全是秦檜以“莫須有”罪名害了的,而是當時的政治形勢殺害了他,也是屢犯忌諱的個性殺害了他。岳飛的所作所爲,在有了所謂“杯酒釋兵權”的宋朝,要換了崇禎皇帝,大將做上述隨便某一件事情,腦袋恐怕早搬家了。趙構忍了很久,而他是一直把岳飛當成親信的,岳飛也是趙構的衛星,乘着火箭升上來的。趙構不到萬不得已他是不會殺岳飛的,而岳飛的確一而再、再而三地犯了趙構的忌諱,而岳飛卻並沒有很好地覺察到這些,這就是其不懂政治的地方。趙構對岳飛從喜愛到不滿,到失望、到忌諱,最後則是憤恨,等到最終秦檜拋出岳飛謀反的事情時,趙構幾乎都沒有什麼懷疑,只有震怒,於是有了風波亭冤獄。直到秦檜死後,趙構爲許多受秦檜迫害的人平了反,卻不願意爲岳飛平反,甚至因爲恨“嶽”這個字,把嶽州都改名爲池州。可見他對岳飛的態度。而事實證明,自岳飛死後宋朝又存活了138年,所以說議和也並不意味着就是投降。倒是秦檜在自己的遺囑中讓他的後世一定要“遠離政治”。

岳飛死後手下大將的結局如何?

岳飛手下十大猛將武力誰第一?

岳飛所部人數最多時達六萬多,大小將領數百,在小說中重點描述的只能有六七個,大致計劃有這幾個人:

第一名,張憲——岳飛心腹愛將

張憲,用斧頭槍,武功高強。帥氣,灑脫大方,有計謀,有膽識,是岳飛的朋友,親信,生死之交。

紹興十一年農曆除夕夜,高宗下令賜岳飛死於臨安大理寺內,時年三十九歲。岳飛部將張憲、兒子岳雲亦被腰斬於市門。根據《岳飛傳》記載,岳飛,岳雲及張憲於風波亭被拉肋而死。

南宋抗金名將張憲,是岳飛最爲倚重的部將和助手。張憲與岳飛“從微相隨”,岳珂說他“以列校奮身”,是抗金救國的戰火中從下層成長起來的將軍。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岳雲從軍,即是在張憲部下,可見岳飛對張憲品行與能力的信賴。岳飛被賜死後,張憲也被判棄市,子孫拘禁,家產籍沒。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追復官職,贈寧遠軍承宣使。

岳飛被害死的六大原因:岳飛死後手下十大猛將結局 第3張

秦檜、張俊祕密收買岳飛部將中曾因過失受過岳飛懲處的王貴等人,利誘威逼其誣告岳飛謀反,詭稱岳雲寫信與張憲,叫張憲向朝廷假報金人入寇,以助岳飛奪回兵權。這些罪狀沒有任何根據。他們便對張憲嚴刑拷打,妄想追使張憲根據他們編造的謊言自誣,作爲殺害岳飛父子的證據。張憲備受酷刑,體無完膚,始終不屈。張俊最後只好自己動手,編造供詞,以告秦檜,將張憲械囚至杭州大理寺。万俟禼,羅汝緝誣岳飛寫給張憲等人的謀反信,已被張憲等焚燬滅證。韓世忠責問秦檜,秦檜說:“飛子云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

是年歲末,張俊和楊沂中親赴臨安鬧市(今杭州市衆安橋),將張憲和岳雲處斬。張憲家屬流放廣南和福建路。

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金人又毀約南侵,宋高宗詔蔡京、童貫、岳飛、張憲等子孫家屬,令各拘管州軍“放令逐便”。宋孝宗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張憲追復原官。寧宗嘉泰四年(公元1204年),宋廷追贈張憲爲寧遠軍承宣使。至此,張憲冤案得以昭雪。

第二名,楊再興,楊家鐵槍。武功卓絕,自信,勇毅過人,曾與岳飛一戰再戰,殺死岳飛弟弟,後爲岳飛所收,血戰小商河,慘烈而死。

楊再興是否和北宋聞名的楊家將有關聯,這不太清楚。不過楊再興是確實是河北的武夫,而在河東和關隴地區的一些土著族姓,例如折家、種家、楊家、劉家,在北宋一代都是以世代將門著稱。

楊再興可能和楊家有着某種聯繫,至少可能是軍人世家出身。楊再興本來是屬於遊寇曹成手下, 曹成和張用是北宋滅亡北方大亂的時候,糾集了許多散兵遊勇和民衆起兵,宗澤在任東京留守的時候,非常注意招撫兩河的民衆武裝,就在這時,張用、曹成等人都自願受宗澤節制,成爲宋朝的軍隊。但是宗澤死後,接任的杜充不能撫衆,反而自相殘殺。曹成就脫離了宋朝的軍隊,率領部 下向江淮流竄,成爲遊寇,到處搶掠。紹興二年,當時擔任神武副軍都統制的岳飛奉命追剿曹成。曹成派兵防守賀州莫邪關,被岳飛部下第五將韓 順夫攻破莫邪關,但是韓順夫在取勝之後放鬆警惕,喝酒享樂,埋伏在附近的楊再興率軍突襲,又奪回了莫邪關,韓順夫被楊再興殺死。岳飛得報大怒,命令前軍統制張憲和後軍統制王經一起進攻莫邪關,雖然岳家軍佔據絕對優勢,但楊再興仍然力戰不退,又當陣殺死了岳飛的弟弟嶽翻。但是最後曹成終於不能抵擋岳家軍的進攻,死傷上萬,曹成和楊再興倉皇逃走。岳家軍窮追不捨,最後楊再興被追兵逼到一個深澗中,追兵本來想射 死楊再興,楊再興對追兵們說:“我是好漢,不是殺我,帶我去見岳飛!”於是他爬上山澗,讓追兵綁去見岳飛。岳飛非常讚賞楊再興的勇武,親自給他鬆綁,也不提過去交戰殺死兄弟的事情,對他說:我和你是鄉人,我知道你是好漢,決不殺害你。你應當從此改過,以忠義報答國家。楊再興表示感激,滿口答應。從此以後,楊再興就成爲岳家軍中的驍將,非常忠誠。

岳飛被害死的六大原因:岳飛死後手下十大猛將結局 第4張

在岳家軍的歷次軍事行動中,楊再興屢建戰功。紹興六年岳飛主動向僞齊出擊,駐紮在盧氏的統制王貴派已任第四副將的楊再興率領人馬收復西京長水縣。楊再興率軍於八月十三日進抵長水縣境內的業陽,遇到僞齊順州安撫使張宣贊部下幾千人馬的抵抗,楊再興率領人馬進行掩擊,將敵軍擊潰,陣斬敵將孫都統,殺死敵兵五百多人,生擒後軍統制滿在和士兵百餘人。楊再興乘勝前進,十四日到達孫洪澗的時候,又遇到張宣贊親自率領兩千人馬憑河頑抗,楊再興率軍奮擊,將敵人擊潰。於當晚二更奪取了長水縣,奪取了馬萬匹,糧食萬餘石。紹興十年,金國撕毀盟約,向南宋進攻。岳飛接到朝廷的出師命令,開始了他挺進中原的北伐行動。楊再興隨岳飛率軍從鄂州出發參加北伐。在七月初八的郾城大戰中,金軍派一萬五千精銳的重甲騎兵進攻郾城,岳飛派軍迎擊,雙方展開激戰,楊再興單槍匹馬衝入金軍陣中,打算活捉兀朮,但是沒有找到,他一人殺死敵軍數百人,身上負傷幾十處,才衝出敵陣。由於岳家軍將士的拼死血戰,金軍傷亡很大,被迫退走了。在七月十三日,楊再興率領三百騎兵巡邏到臨潁縣小商橋的時候,突然遇到了金軍的大隊人馬,在這場衆寡懸殊的遭遇戰中,楊再興率領部下盡力死戰,殺死敵人兩千多人,萬戶撒八孛堇,千戶長、百戶長等大小頭目百餘人。但楊再興和王蘭、高林等裨將都陷入了敵人的重圍,被金軍亂箭射殺,部下全部陣亡。由於天降暴雨,敵人的騎兵不便馳騁,岳家軍才得以撤退。火化楊再興屍身的時候,得到箭鏃竟將近 有兩升。

楊再興感於岳飛的寬宏和知遇之恩,所以作戰時奮不顧身,陣亡的時候極其壯烈。終宋一代,象楊再興這樣奮不顧身的忠勇將士不少,但是朝廷不能盡用,他們的才幹,不能充分應用,他們的犧牲,也沒有起到作用,最終宋朝滅亡於外敵。

第三名,王貴,雁瓴刀——出賣岳飛

岳飛結拜大哥,謹慎,細緻,是岳飛管家式人物,在軍中地位僅次於張憲。這是一個複雜的人物,文中有重要章節描寫,與岳飛之死也有直接關係。值得認真刻畫。

岳家軍的主要戰將王貴,從岳飛起兵隨岳飛轉戰各地,戰功卓著。秦檜等人羅織岳飛罪名時,王貴因受張俊脅迫,參與誣陷岳飛。岳飛遇害後,王貴自知處境艱難,引疾辭職。於紹興二十三年八月病死。宋廷追贈其爲寧國軍節度使。

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春,岳飛進據宜興縣,作爲抗金根據地,命王貴和傅慶率軍二千,破土匪郭吉。

八月,通、泰鎮撫使岳飛率軍進屯泰州,時王貴任統制,指揮兵馬自江陰軍渡江。後隨岳飛進兵承州,與金軍作戰。

十月,岳飛軍退守泰州後,將戰袍與金帶賞賜王貴,以獎勵承州軍功。

紹興元年(公元1131年)正月,岳飛率軍前往江南西路,討伐李成,將軍隊眷屬安置於徽州,百姓訴其舅父姚某騷擾民間。岳飛責備姚某,姚某懷恨在心,乘押馬同行之機,向岳飛施放冷箭。岳飛將姚某擒獲,令王貴和張憲捉其手,取佩刀刺死姚某。可知自建炎末至紹興初,王貴和張憲已是岳飛的主要助手。

岳飛被害死的六大原因:岳飛死後手下十大猛將結局 第5張

紹興二年(公元1132年)閏四月,岳飛在賀州破曹成後,令王貴統兵往郴州、桂陽軍招降曹成餘黨。

紹興三年(公元1133年),王貴參加zhenya虔吉、虔州盜匪,自武顯大夫、合門宣贊舍人遷遙郡刺吏,落合門宣贊舍人。又與徐慶破盜匪高聚於袁州,張成於萍鄉。

紹興四年(公無1134年)四月,在岳家軍第一次北伐前夕,宋高宗給岳飛的手詔說:“朕嘗聞卿奏,稱王貴、張憲、徐慶數立戰效,深可倚辦。方今正賴將佐竭力奮死,助卿報國,以濟事功,理宜先有以旌賞之。”特賜王貴等捻金線戰袍和金束帶各一。王貴參加襄陽府之戰,又與張憲進軍鄧州,破金將劉合孛堇、僞齊瘵李成數萬聯軍,克鄧州。又於唐州再破敵軍。襄漢之役後,岳飛上奏,請求侍奉患病的老母姚氏,“將本軍人馬,權暫令統制官王貴、張憲主管”,宋高宗不準。

紹興五年(公元1135年),王貴參加剿滅楊麼軍,六月,楊欽投降,岳飛令王貴設筵接待。

紹興六年(公元1136年),岳家軍第二次北伐,王貴與郝政、董先克虢州寄治盧氏縣,又分兵西取商州,東佔僞齊順州州治伊陽縣,又遣第四副將楊再興統兵復長水縣。是年冬,王貴率師在唐州北何家寨大破僞齊五大王劉復軍。岳飛進兵蔡州,在歸師途中,王貴擊破僞齊追兵。

紹興七年((公元1137年)三月,因去年冬天戰功,王貴自拱衛大夫、和州防禦使落階官,升正任棣州防禦使、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岳飛因並統淮西等,大舉北伐的計劃被宋廷取消,憤而辭職。王貴與參議官李若虛前往廬山東林寺,敦請岳飛出山復職。

紹興十年(公元1140年),岳家軍最後一次大舉北伐,中軍統制、提舉一行事務王貴負責收復開封府以西地區,命部將楊成奪取鄭州,準備將劉下於開封府中牟縣夜襲金軍萬夫長漫獨化營寨,中軍副統制郝晸等克復西京河南府。王貴率軍進駐潁昌府,增援董先和姚政。

七月,金朝都元帥完顏兀朮(宗弼)在郾城大敗後,率金軍主力猛撲潁昌,王貴率岳雲、董先、姚政、胡清等與金軍激戰,大敗完顏兀朮(宗弼)軍。然而當兩軍鏖鬥,勝負難分之際,王貴一度怯戰,被岳雲制止,戰後受岳飛責罰。

紹興十一年(公元1141年)四月,岳飛被解除兵柄,王貴繼任鄂州駐紮御前諸軍都統制,將都統制司移於城東黃鵠山麓。

六月,河南知府李興率軍民突圍南歸,王貴申奏宋廷,委派李興任左軍同統制。王貴往鎮江樞密行府參見樞密使張俊,遭到脅迫,返鄂州後,於九月被迫接受前軍統副統制王俊的誣告狀,遞發鎮江樞密行府。宋廷遂據以設置冤獄,殺害岳飛等人。然而在此冤案中,王貴本人仍受牽連,說他與張憲共同接收岳飛策動謀反的書信,當即焚燒。

岳飛遇害後,王貴自知處境危困,遂引疾辭職。

紹興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八月,王貴病死。

岳飛被害死的六大原因:岳飛死後手下十大猛將結局 第6張

第四名,徐慶,狼牙棒,排名岳飛之後,老三。

徐慶是個粗人,強力,暴躁,口無遮攔,但對岳飛忠心耿耿,對朝廷不放在眼裏。是岳飛大將中的強硬派,曾不斷鼓動岳飛擁兵自立。

徐慶,從岳飛起兵,爲岳家軍重要領將。

  人物年表

徐慶爲相州湯陰縣人。

紹興元年(公元1131年)冬,岳飛命徐慶、王萬率三千兵馬,會合江東安撫大使司統制顏孝恭、赦晸等,破石陂寨兵變首領姚達、饒青於建昌軍。

紹興二年(公元1132年),岳飛在賀州破曹成後,命徐慶往邵州、道州招降其餘黨。

紹興三年(公元1133年),徐慶、傅選率軍在筠州平定叛將李宗亮、張式兵變。是年夏,敦武郎徐慶參加鎮XX壓吉、虔州盜匪,轉三官,除合門宣贊舍人。他又與王貴破盜匪高聚於袁州,張成於萍鄉。

紹興四年(公元1134年)四月,在岳家軍第一次北伐前夕,宋高宗給岳飛手詔說:“朕嘗聞卿奏,稱王貴、張憲、徐慶數立戰功效,深可倚辦”,“理宜先有以旌賞之”。特賜徐慶等捻金線戰袍和金束帶各一。襄漢之役中,徐慶與張憲、牛皋率軍攻破隨州。十二月,徐慶與牛皋率軍救援淮西,在廬州擊敗敵軍,後自武功郎升五官,特遷遙郡武功大夫、開州刺史。

紹興十年(公元1140年),嶽農軍最後一次大舉北伐,徐慶參加淮寧府、臨潁縣等戰。徐慶官至防卸使、岳家軍統制 。

第五名,岳雲,使雙錘,神勇無比。負責軍中機密文字,在戰場上是銳不可擋的少年將軍。性格沉勇,與張憲一同被害。

  岳飛長子岳雲

岳雲(1119年—1142年),字應祥,號會卿,相州湯陰(今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人,南宋抗金名將岳飛長子(一說養子),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少年傑出英雄。他慷慨忠勇,頗有父風,在反抗金兵侵略戰鬥中屢立奇功,百戰百勝。卻於紹興十一年除夕和父親岳飛及部將張憲一起慘遭殺害,死時年僅23歲。

岳雲生於欽宗年間,是民族英雄岳飛的嫡長子。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七月,朝廷以岳飛爲武功大夫、昌州防禦使、通泰鎮撫使兼知泰州。同年,岳雲在通泰鎮撫司前軍統領張憲麾下從軍,時年十二。

紹興三年(1133年)九月,中衛大夫、武安軍承宣使、神武副軍都統制岳飛平定吉州、虔州之後,攜長子岳雲到臨安行在朝見宋高宗。宋高宗賜岳雲弓箭、戰袍、銀纏槍。由於父親的關係,宋高宗特旨任命尚無軍功的岳雲爲保義郎、閣門祗侯,岳飛上書推辭岳雲官職,宋高宗不允。

紹興四年(1134年)三月,16歲的岳雲隨父出征,去收復被金人佔領的隨州、鄧州等地。在這次戰鬥中,岳雲手持鐵錐槍,衝鋒在前,勇不可擋,第一個登上久攻不克的隨州城,後又隨軍北征,收復了鄧州。從此軍中皆稱他爲“贏官人”(官人爲宋代對男子的尊稱,“贏”此指常勝不敗的意思)。

岳飛被害死的六大原因:岳飛死後手下十大猛將結局 第7張

此後岳雲成爲背嵬軍最重要將領之一,在歷次對金對僞齊作戰,以及剿滅楊幺安定後方等戰鬥中屢立大功,卻多被父親隱瞞不報,岳雲毫無怨言。(後來同爲朝廷命官的張俊知道了岳雲的功績,堅持給岳雲報了功)朝廷也多次欲賜岳雲官位,但岳飛上書曰其子尚存乳臭,恐不得軍功,十分堅決地推辭了朝廷給岳雲的封賞。

紹興七年(1137年)二月,朝廷以武德郎、閣門宣贊舍人、湖北京西宣撫使司書寫機宜文字岳雲爲武德大夫、遙郡刺史,其父起復檢校少保、武勝定國軍節度使、湖北京西路宣撫副使兼營田使岳飛上書推辭不受。

紹興九年(1139年),授岳雲爲武顯大夫、遙郡刺史。紹興十年(1140年),以穎昌之功,授左武大夫(正六品,武階52階第13階,橫行正使13階第12階)、忠州防禦使(從五品,遙郡武階5階第3階)。

後秦檜以謀反罪名予以逮捕審訊,由於找不到證據而無審訊結果,最終秦檜找到“莫須有”的罪名。紹興十一年農曆十二月廿九(1142年1月27日)除夕之夜,一代名將岳飛在杭州大理寺獄中被殺害,其長子岳雲及其部下張憲斬於臨安鬧市。

岳飛被害死的六大原因:岳飛死後手下十大猛將結局 第8張

岳飛被害前,在獄中寫下絕筆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岳飛被害後,獄卒隗順冒了生命危險,將岳飛遺體背出杭州城,埋在錢塘門外九曲叢祠旁。隗順死前,又將此事告訴其兒,並說:嶽帥精忠報國,今後必有給他昭雪冤案的一天!

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宋高宗下令釋放岳飛、張憲子孫,可以從流放地自由遷徙。岳飛沉冤21年後,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宋孝宗即位,準備北伐,便下詔平反岳飛,諡武穆,改葬在西湖棲霞嶺,即杭州西湖畔“宋嶽鄂王墓”,並立廟祀於湖北武昌,額名忠烈,修宋史列志傳記。

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七月,追復左武大夫、忠州防禦使;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十二月,追贈寧遠軍承宣使(正四品,正任武階6階第2階);宋寧宗嘉泰四年(1204年)八月,追贈武康軍節度使(從二品,正任武階6階第1階)。

第六名,姚震,水火鐵棍。姚震,性幽默,喜與徐慶鬥嘴,岳飛孃家侄兒,長於步戰,天生神力,長隨岳飛左右,是背嵬軍主力戰將之一。

第七名,吉青,岳飛收服的流匪頭目,背嵬軍主力戰將之一。

善使狼牙棒,青面獠牙,生性鹵莽。曾與施全等剪徑。岳飛比武歸來收爲兄弟。岳飛領軍後第一個投奔。於青龍山等地誘敵成功。多次參與大戰。岳飛死後隨嶽雷北伐,死於金國大狼主粘罕二兒子金鈴子手下。

歷史原型——靖康元年冬,岳飛從戎報國,長官劉浩命令岳飛攻擊一支土匪,匪首名爲吉青。最後岳飛將之成功收編,帶領這380人的隊伍返回。因此項戰功,岳飛升任爲從九品的承信郎 。

岳飛被害死的六大原因:岳飛死後手下十大猛將結局 第9張

第八名,牛皋,不得不寫的傳說中的人物,其實在歷史上作用不大。牛皋,只是岳飛一名普通部將而已,考慮民間影響,可加重其在小說中的地位。歷史上此人曾投降僞齊,後歸正投奔岳飛,貪酒好財,曾被岳飛處理,岳飛被捕後沒有出賣岳飛,但在岳飛死後繼續領兵,最終爲秦檜毒死,原因可能與岳飛有關。

率鄉親屢挫金兵保家國

北宋末年,金軍入侵。在大難關口,牛皋決定加入抗金隊伍,保衛家鄉。由於擅長射獵,於是,他就到魯山縣衙當了一名射士,主要負責日常治安,同時也協助訓練民兵,爲抗金做準備。

“後來,魯山被金軍攻陷。於是,牛皋就自行組織力量,抗擊金兵。牛皋武藝高強,並且爲人豪爽耿直,一聲號令,應者雲集。在加入岳家軍之前,他組織民衆在平頂山一帶多次阻擊敵人,對金兵進行了有力的打擊。”平頂山市地方誌編輯朱福才接受採訪時說。

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金軍侵及江南,途經荊襄北歸。完顏拔離速率領金軍重新渡江,途經荊門(今屬湖北)北上,在四月初方進入平頂山一帶。

“完顏拔離速等人對京西一帶的地形相當熟悉,在4年前,他們曾隨完顏銀術可深入京西腹地進行殘酷的破壞。金軍這次取道魯山縣和葉縣之間,進入寶豐縣地界,準備渡過汝水繼續北撤。他們在傍晚時分來到距離汝水不遠的一個村莊,這個村名叫宋村(今白龜山水庫淹沒區)。完顏彀英決定在此休息一晚,隔日再渡汝水,完顏拔離速表示贊同。但耶律馬五卻說:‘此處地名宋村,以亡宋國號爲名,甚是不祥,莫須另擇安泊之處。’而完顏彀英自信地說:‘此又有甚忌諱,我便將它改名金村。’”講到這裏,朱福才指着煙霧縹緲、水天一線的白龜山水庫說:“那裏就是宋村,如今已成一片水域。這真是滄海桑田呀!”

岳飛被害死的六大原因:岳飛死後手下十大猛將結局 第10張

其實,在金兵還未進入寶豐縣地界之前,牛皋已經獲悉了對方的行軍路線,並料定敵人會在宋村宿營。於是,他就馬上發動鄉兵和鄉親。鄉親們聽說後,個個同仇敵愾,準備好作戰工具,打好埋伏,靜等金兵到來,準備一窩端。

平頂山市地方誌編輯宣更生繪聲繪色地講道:“時值初夏,連續半年多的奔波和征戰,金軍將士思歸心切,而女真人尤其不耐熱,紛紛下馬卸甲,準備晚飯。突然間,吶喊聲四起,數不清的宋朝鄉兵,有的持兵刃、有的持農具向金軍襲擊。完顏拔離速畢竟是宿將,他連忙麾兵應戰,卻爲時已晚。飢疲的金軍被殺得七零八落,潰不成軍,四散逃竄。完顏拔離速和完顏彀英只率領近百名金兵逃命。他們最後收集散亡,還不足5000人,逃回了太原。

“耶律馬五卻沒有另外兩名金將幸運。他和50多個金兵被重重包圍,最後只剩下他一人,耶律馬五還是困獸猶鬥,他持一把手刀,大喊道:‘誰敢與我挑戰?’話音剛落,只見鄉兵讓開一條通道,一名宋將頭戴只露雙目的鐵兜鍪,手執鐵桿筆槍,跨下黑馬,進入圍中。耶律馬五掄刀向對方砍去,那名宋將用鐵槍架格,卻順手用槍桿的後部把耶律馬五打下馬來,在一陣喝彩聲中,鄉兵把耶律馬五活捉。

“生擒耶律馬五的將領便是牛皋,當時43歲。這次戰鬥不但殺死了大批敵人,還繳獲了豐厚的戰利品。戰鬥結束後,牛皋就在宋村親自審訊戰俘。

“宋村之戰勝利後,牛皋又率領鄉兵,在魯山鄧家橋(位於魯山縣辛集鄉鄧寨)將金兵擊潰。”

揚聲威並肩岳飛留功名

兩次抗金大獲全勝,牛皋聲名遠播,金軍對他更是畏懼三分。同時,這兩次戰鬥爲他以後的抗金事業打下了很好的基礎,讓他從家鄉走向了全國。

由於在家鄉組織的兩次抗金戰役有功,牛皋被晉升爲西道招撫使及蔡、唐、信軍鎮撫使。紹興三年(公元1133年),岳飛統管江西、湖北軍務,決定由襄漢進軍中原,收復失地。牛皋奔赴臨安(今浙江杭州)面見宋高宗趙構,力陳劉豫必敗,中原可復。趙構將牛皋所部劃歸岳飛指揮,牛皋加入岳家軍。

其實,在牛皋加入岳家軍之前,二人就多有來往,並交情深厚。牛皋年長於岳飛,加之戰功卓越,因而頗得岳飛敬重。自此,牛皋就一直擔任岳家軍的副帥,嶽牛二人並肩作戰,書寫了一部可歌可泣的抗金史。岳飛見到牛皋後非常欣喜,即命牛皋爲唐、鄧、襄、郢4州的安撫使,後又任牛皋爲中部統領。1134年,僞齊大將李成勾結金兵入侵,攻破襄陽六郡,僞齊將王嵩佔據隨州,岳飛派牛皋出戰,牛皋用不到3天的時間攻下隨州,生擒王嵩,俘敵5000人,收復襄陽。金兵攻打淮西,岳飛令牛皋先渡江迎敵。僞齊派騎兵5000人進攻廬州(今安徽合肥),牛皋出陣,敵軍不戰而潰。牛皋乘勝追擊30餘里,殺死敵軍大半,斬其副都統等大將,聲威遠揚。1135年,牛皋隨岳飛征討楊麼。楊麼兵敗,投水自殺未遂,被牛皋擒獲。1140年,岳飛進軍中原,牛皋奉命進攻京西一帶,所向披靡,直抵黃河沿岸。牛皋一生經歷了衆多戰役,並屢立戰功。他以智勇和愛國之心,書寫了自己作爲一代名將的不朽人生。

岳飛被害死的六大原因:岳飛死後手下十大猛將結局 第11張

關於牛皋之死,史料上是這樣記載的:秦檜殺害岳飛後,十分懼怕牛皋。1147年三月初三,秦檜密令都統制田師中,以宴請各路大將爲名,用毒酒將牛皋害死。牛皋臨死前悲憤地說:“牛皋年61歲(虛歲),官至侍從,已經足夠了,所恨的就是南北通和,使我不能馬革裹屍而死,而死在屋檐下而已!”

牛皋死後,其屍骨埋在杭州西湖棲霞嶺劍門關紫雲洞口,與岳飛墓遙遙相望。墓前立碑一通,其碑文爲“宋輔文侯牛皋之墓”。墓前方有長13.7米、寬3米的墓道,中立一高4米的石牌坊,坊柱上鐫明徐渭撰“將軍氣節高千古,震世英風伴鄂王”的對聯。出於敬慕牛皋的英名,近千年來,來他墳墓前弔唁拜祭的人絡繹不絕。

第九名,董先——出賣岳飛。此人在歷史上的形象與民間傳說完全不一樣,是牛皋的好友,自僞齊歸來投在岳飛部下,好財利酒色,爲岳飛所不喜,後出賣岳飛,成爲張俊查處岳飛的重要證人。岳飛死後繼續領軍,病死於鄂州,官至節度使。

野史記載

其人身長九尺,面如鍋底,兩道黃眉直豎,頦下生一部血染紅須,頭戴鑌鐵盔,身穿烏油鎧,坐下的是一匹點子青鬃馬,手拿着一柄虎頭月牙鏟。

原在九宮山爲盜,手下四名兄弟:陶進,賈俊,王信,王義,召集了五千多人馬,佔住九宮山,打家劫舍。曾攔截宋軍糧草,解糧官謝昆寫文書前往茶陵關向岳飛求救,岳飛遣施全領五百人馬前往九宮山救援。施全手提方天戟去戰,董先一連數鏟,將施全打得魂消魄喪,施全落荒而走。恰巧小將張憲在此,迎着施全,與施全迴轉九宮山去戰董先。董先與張憲對敵,張憲一杆虎頭湛金槍使得神出鬼沒,一連幾十槍將董先殺得手忙腳亂,招架不住,後來董先與張憲同歸宋營。

加入岳家軍後,董先不失“急先鋒”本色,仍被任命爲先鋒軍統制,屢立戰功。《續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一十四”記載:“紹興四年……時李成既遁去,與金、齊合兵,屯鄧州之西北。飛遣統制官王貴出光化,張憲出橫林,前二日至城下。成兵來戰,統制官董先出奇要擊,大敗之。”

岳飛被害死的六大原因:岳飛死後手下十大猛將結局 第12張

紹興四年(1134年)董先攻京西,克鄧州;紹興六年(1136年)董先與王貴取盧氏縣,戰唐州、蔡州,皆大捷。岳飛長期在前線作戰,體恤下情,知人善任,能夠了解下級的長處,使董先等部將在岳家軍中如魚得水。

秦檜很賞識董先之才。紹興九年(1139年)九月,南宋重得河南失地,秦檜向趙構進言,推薦董先、牛皋前去鎮守,趙構卻全盤否定,指派樞密院統制官雷仲前往就任。看來董先貪財之事聞達朝野,令趙構也爲之搖頭。

第十名,王雕——出賣岳飛。歷史上原名王俊,此人之所以可被稱爲岳飛手下大將,因爲他竟然做到了張憲副手的職位,此人出現較早,靖康年間即屬範瓊,範瓊被張德遠捕殺後,王俊歸受李綱領導圍殺楊麼,後岳飛平楊麼,王俊歸岳飛,此人刁滑無能,生性險薄,俗名王雕兒,但可能有後臺,所以岳飛不得不用。最後岳飛被罷兵權後,王俊首先告發岳飛,慘案釀成。此人最後竟得以善終。個人懷疑他是張俊安排在岳飛軍中的臥底。

相關人物說到岳飛,就不得不提《說岳飛傳》裏的第一戰將——高寵

岳飛手下第一戰將高寵,高寵並不是歷史上的人物,而是小說《說岳全傳》中虛構的人物,南宋抗金將領,岳家軍頭號猛將,被稱爲南宋抗金時期的第一槍,其槍法來自家傳,先祖爲五代十國第一名槍高思繼。在小說中關於高寵的出場描寫的並不多,高寵曾有幾場著名的戰役使大家永不能忘。

1、高寵劫牛皋糧,30回合擊敗張奎、鄭懷、牛皋。

高寵戲耍般的將鄭懷,張奎,牛皋三人完全壓制,鄭懷大怒,舉棍向前便打,那將架開棍,一連幾槍,殺得鄭懷渾身是汗,氣喘吁吁。張奎把銀槍一擺,上來助陣,兩個戰了二十餘合。牛皋見二人招架不住,舉雙鐗也上來助戰。

三個戰一個,還不是高寵的對手,三人收住了兵器,只是氣喘。那將下馬道:“小將非別,乃開平王之後,姓高名寵。當年在紅桃山保母,有番兵一枝往山西而來,被小弟槍挑了番將,殺敗了番兵,奪得金盔金甲,金銀財帛幾車,留下至今。目下聽見朝廷被困牛頭山,奉母命前來保駕,今日幸得相會,特來獻獻武藝。”牛皋大喜,叫聲:“好兄弟!你既有這般本事,就作我哥哥也好,何不早說!”當時就與高寵並了隊伍,在營中結爲兄弟,用了酒飯。

岳飛被害死的六大原因:岳飛死後手下十大猛將結局 第13張

精忠岳飛高寵劇照

2、連踹十幾座金軍營盤,幫助牛皋等人將糧草運進宋營。

高寵望見番營連絡十餘里,便向牛皋道:“小弟在前衝開營盤,兄長保住糧草,一齊殺入。”牛皋便叫鄭懷、張奎左右輔翼,自己押後。高寵一馬當先,大叫:“高將軍來踹營了!”拍馬挺槍,衝入番營,遠者槍挑,近者鞭打,如同砍瓜切菜一般,打開一條血路。

左有張奎,右有鄭懷,兩條槍棍猶如雙龍攪海;牛皋在後邊舞動雙鐗,猶如猛虎搜山。那些番兵番將那裏抵擋得住,大喊一聲,四下裏各自逃生!兀朮忙差下四個元帥來,一個叫金花骨都,一個叫銀花骨都,一個叫銀花骨都,一個叫鐵花骨都,各使兵器上前迎戰,被高寵一槍,一個翻下馬去;第二槍,一個跌下地來;第三槍,一個送了命;再一槍,一個胸前添了一個窟窿。

岳飛被害死的六大原因:岳飛死後手下十大猛將結局 第14張

抗金名將高寵

後邊又來了一個黃臉番將,叫做金古淥,使一條狼牙棒打來,被高寵望番將心窩裏一槍戳透,一挑,把個屍首直拋向半天之內去了!嚇得那番營中兵將個個無魂,人人落魄。更兼鄭懷、張奎兩條槍棍,牛皋一對鐗,翻江攪海一般。殺得屍如山積,血流成河,衝開十幾座營盤,往牛頭山而去!凡術無奈,只得傳令收拾屍首,整頓營寨,不提。

3、幾乎一招秒敗金兀朮

高宗跑下二牛山玩耍,被金兀朮伏擊。岳飛帶領高寵等保駕,因爲要保護昏君,岳飛只跟金兀朮打了兩回合就跑了。高寵看了,心想連嶽元帥都只打了兩回合就逃跑。難道對方很厲害?高寵上馬掄槍,往旁邊下山來。兀朮正衝上山來,劈頭撞見。高寵劈面一槍,兀朮擡斧招架。誰知槍重,招架不住,把頭一低,被高寵把槍一拎,發斷冠墜,嚇得兀朮魂不附體,回馬就走。

4、單槍挑滑車

高寵獨騎闖營,殺了一個下午,看到一個屯糧的地方,想:糧草很重要,我何不一把火給燒了了?就衝上山去,守將哈鐵龍剛好造好了幾十輛鐵滑車,就放了下去。高寵:“這是甚麼東西?”就把槍一挑,將一輛“鐵華車”挑過頭去。後邊接連着推來,高寵一連挑了十一輛。到得第十二輛,高寵又是一槍,誰知坐下那匹馬力盡筋疲,口吐鮮血,蹲將下來,把高寵掀翻在地,早被“鐵華車”碾得稀扁了。

金兀朮稱其爲“楚霸王重生”,後人有詩吊之曰:爲國捐軀赴戰場,丹心可並日爭光。華車末破身先喪,可惜將軍馬不良。

算起來,岳飛也很悲涼,跟隨他的這十名大將,後來竟然有三四名出賣了他。英雄不易,小人遍地。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