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姓氏文化 > “韋”姓起源於何人?又有過哪些歷史名人呢?

“韋”姓起源於何人?又有過哪些歷史名人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4.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一、姓氏源流

韋(Wéi 韋)姓源出有五:

1、出自彭姓,爲顓頊高陽氏大彭之後裔,以國名爲氏。據《姓纂》記載:“出自顓頊大彭之後,夏封於豕韋,苗裔以國爲姓,家彭城(今江蘇省徐州的古稱)。”又據《元和姓纂》、《新唐書·宰相世系表》等資料所載,韋姓出自顓頊高陽氏大彭之後裔,夏朝中興少康當政時,封大彭氏的別孫於豕韋(在今江蘇省銅山縣的附近),豕韋國又稱韋國,商時稱韋伯,周襄王時始失國,遷居彭城,其子孫遂以國名爲姓,稱爲韋氏。史稱韋氏正宗。這就是河南韋氏。由此可見,四千多年前韋氏和彭氏同出一祖。

2、出自韓姓,爲漢初韓信之後裔,爲避難簡改爲韋氏。西漢初年,功臣韓信被呂后所殺,韓信一族險遭滅門之災,蕭何暗中派人將韓信的兒子送往南粵(今廣東、廣西一帶)躲避,韓信的兒子爲了避仇,以“韓”字的半邊“韋”作爲姓氏,世代相傳下來。

3、出自漢代西北少數民族中疏勒國有韋氏。據《漢書·西域傳》所載,漢代西北少數民族中疏勒國(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市)有韋姓。

4、出自賜姓而來。據《唐書·桓彥範傳》所載,桓彥因功受賜韋姓,其後人以韋姓自居。

5、出自其它源流有韋氏。清朝時廣西慶遠府、貴州貴陽府定番州、湖廣施南古巴地和海南東方縣及仫佬、苗、瑤、水等許多少數民族均有韋姓。

二、歷史名人、

韋 孟:彭城(今江蘇省徐州)人,西漢詩人,精於魯詩,曾任漢楚王太傅。他的子孫傳到韋賢,五世都是鄒、魯的大儒,當時,爲詩並有韋氏之學,足見韋氏一門詩學的造詣之高。

韋 昭:三國孫吳雲陽(今陝西省涇陽縣)人,爲當時着名學者。少時好學能文。早年曾任丞相掾、西安令、尚書郎、太子中庶子、黃門侍郎、太史令等職。西元258年,孫琳廢孫亮,立孫休爲吳國皇帝,改年號永安,昭立五經博士而創設國學,開南京設國家中央學府之始,爲古代南京大學之起源;韋昭官拜中書郎,出任博士祭酒,掌管國子學。西元264年孫休亡,孫皓即位,韋昭封高陵亭侯,擔任中書僕射、侍中,領左國史。後爲孫皓所害。

韋 睿:京兆杜陵(今陝西省西安東南)人,齊末爲上庸太守,樑時任豫州刺史、雍州刺史、護軍將軍等職。因其多次率軍大敗北魏軍,被魏人稱爲“韋虎”。

韋 叟:晉陵(今江蘇省常州)人,南朝鎮軍將軍。善相術,給後來的宋武帝看相,看能否得州官。韋叟當面說宋武帝當得邊州刺史,暗中又悄悄告訴宋武帝說:“君相貴不可言”。

韋 堅:字子全,唐代京兆萬年(今陝西省長安)人,曾任長安縣令,以才能卓越、辦事精幹而聞名。繼擢陝郡太守、水陸轉運使。在任陝郡太守、水陸轉運使期間,當時運進長安的江淮糧食財帛均經渭水,水淺灘多,運輸十分困難。韋堅在漢漕渠和隋廣通渠的基礎上修築運渠,在咸陽修建興城堰,引渭水入渠。橫穿滻水和灞水,沿渭水向東直抵華陰永豐倉附近,又入渭水。渠成後每年運糧200餘萬石,提高效率10餘倍。

韋 偃:唐代長安(今陝西省西安)人,僑居成都(今屬四川省),生卒年不詳。官至少監。善畫鞍馬,傳自家學,遠過乃父,與曹霸、韓幹齊名。用點簇法畫馬始於韋偃,常用跳躍筆法,點簇成馬羣。其《放牧圖》畫人一百四十餘,畫馬一千二百餘匹。唐張彥遠謂:“居閒嘗以越箋點簇鞍馬,或騰或倚,或齕或飲,或驚或止,或走或起,或翹或跂,其小者或頭一點,或尾一抹,曲盡其妙,宛然如真。”韋偃得曹霸畫馬之神,得韓幹畫馬之形,形神兼而有之。

韋 皋:唐代京兆萬年人,一代名將,曾任監察御史、知隴州行營留後事、隴州刺史、奉義軍節度使等職。據《唐書》記載,韋皋當四川安撫史前後經略滇南十一載,曾大破吐蕃48萬,取鐵橋16城,俘其五王,把南詔打得獻地圖和上貢求降,並且爲他立紀功碑,威武之至。憑着這樣的赫赫事功,他被大唐天子封爲南康郡王,他給韋氏帶來的榮耀,使世代子孫享用不盡,而終於成爲了當時“離天尺五”的名門鉅族。這位使吐蕃望風披靡的大將,治績也很高明,據說,他治理四川11年,載譽於道,當地的老百姓見其像必拜,深得民心。

韋 莊:長安杜陵(今陝西省長安縣)人,唐至五代時詩人、詞人,着有《烷花集》,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

韋 淵:今河南開封人,宋時靖康末任職親衛大夫,受封平樂郡王。曾被皇上賜給'臨安府房緡日二十千。

“韋”姓起源於何人?又有過哪些歷史名人呢?

韋 堅:廣西東蘭縣東院區巴拉鄉卻內屯的貧苦農家。中國共產黨黨員。1925年夏秋投身於東蘭農民運動,發動組織農會、農軍,開展打倒土豪劣紳勢力的鬥爭。1926年11月進入東蘭第二屆農講所學習。歷任鄉、區農會執委。1927年8月參加東風凌色四縣農軍暴動,爾後轉入山區堅持遊擊活動。1929年12月參加百色起義。1929年冬至1931年秋,他擔任中共東院區委書記、東院區第一屆蘇維埃政府執委、第二屆蘇維埃政府主席,領導該區農民深入開展土地革命和根據地地各項建設。1931年3月撤入山區遊擊。1932年在反“圍剿”戰鬥中被捕,不久押至東蘭縣城殺害。

韋元恢:彭城(今江蘇省徐州)人,任職後魏綠州刺史。

韋子粲:北朝齊人,官任豫州(今屬河南省)刺史。韋節:隋煬帝時任御史職,曾出使西域,歸後着有《西蕃記》一書。

“韋”姓起源於何人?又有過哪些歷史名人呢? 第2張

韋應物:唐時京兆長安(今屬陝西省)人,着名的田園詩人,後人集其着作成《韋蘇州集》,官至滁州、江州、蘇州刺史。

韋紹光: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首領。廣東香山(今廣東省中山)人,菜農出身,喜習武術。1841年5月29 日,盤踞四方炮臺的英軍竄至三元里一帶肆行淫掠,調戲其妻,即與鄉民奮起反擊,怒殺敵兵10餘名,旋與鄉衆聚集三元古廟,聯絡103鄉人民,共商戰計,並決定以古廟三星旗,“旗進人進,旗退人退,打死無怨”。30日誘敵至牛欄岡,分割圍殲,斃敵200餘人,生俘20餘名。時番禺農民周春率沙亭岡鄉衆,城北三家店打石工人鄧潛率石工亦參加戰鬥。事後仍以種菜爲生。享年80餘歲。

韋昌輝:原名至正,或作正、政。廣西省桂平人,太平天國首領。韋昌輝出身於地主兼典當商家庭,後捐監生。因受官吏欺壓,接受馮雲山勸導,參加拜上帝會。獻出家產,開爐制械,積極準備起義。金田起義時,全家從徵。任後護又副軍師,領右軍主將。太平軍攻克永安(今蒙山)後,被封北王、六千歲,後在與楊秀清爭權中,造成“天京事變”的慘劇,太平天國由此而衰,韋本人也被洪秀全處死,削其封號,貶稱“北孽”。

韋以德:清廣西省桂平人,太平天國將領,被封爲國宗,提督軍務,後在武昌陷落,西援田家鎮時戰死於半壁山。

韋朝元:又名韋德明,號七綹須,南籠府(今貴州省安龍)當丈寨人,清朝南籠(今屬貴州省)起義首領。推舉能做巫行醫的布依族巾幗英雄王囊仙(王阿崇)爲“皇仙娘娘”,取年號爲仙大。韋朝元自任大王玉帝仙官,取年號爲元順,並建立丞相,副丞相、總管仙達、仙娘等文武官職,以統率義軍。

韋樹模:清代廣西省平南人,早年入廣西同盟會分會,在廣州起義中殉難,爲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

韋雲卿:清末廣西南寧人,早年入同盟會,並參加了鎮南關起義和河口起義,後在廣州起義中殉難,爲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

韋拔羣:廣西東蘭人,原名秉吉,秉乾,後改名萃。壯族。1916年組織討袁義軍。後到貴州講武堂學習。1921年回東蘭領導農民同土豪劣紳鬥爭,組織東蘭公民會和西蘭國民自衛軍。1925年1月到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同年4月回東蘭組織農民協會,任東蘭縣農民協會軍事部長。後創辦東蘭農民運動講習所,培養農民運動骨幹。大革命失敗後,在右江地區領導農民自衛軍進行遊擊戰爭。1929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並任廣西省農民協會副主任委員。同年12月參加領導百色起義,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第三縱隊司令、右江工農民主政府委員。1930年10月紅七軍主力北上開往江西后,留在右江地區堅持鬥爭,先後任紅二十一師師長、紅軍右江獨立師師長。1931年11月被選爲中央工農民主政府執行委員。1932年10月17日在東蘭雙茶洞被叛徒殺害。

韋國清:原名邦寬,壯族,廣西東蘭人。早年參加東蘭農民自衛軍,參加百色起義,編入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1年2月轉爲中國共產黨黨員。歷任新四軍縱隊副司令員、軍調處執行部徐州小組中共代表、山東野戰軍縱隊司令員、華東野戰軍縱隊兼政委。曾任蘇州市軍管會主任、市委書記兼市長,福州市軍管會主任、市委書記、市長,中共福建省組織部長等職。1950年奉命擔任中國軍事顧問團團長,應越南民主共和國邀請赴越,幫助越南人民進行抗法戰爭,參加指揮邊界、奠邊府等重大戰役。1955年任廣西省省長、中共廣西省第一副書記。同年被授予上將軍銜。1989年年6月14日在北京病逝。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