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神話故事 > 黃帝是怎麼殺夔以其皮製鼓的?

黃帝是怎麼殺夔以其皮製鼓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時間長河不停的流淌,歷史在不停的發展,讓小編帶大家撥開歷史的迷霧,回到那刀光劍影的年代,看看黃帝殺夔以其皮製鼓的故事。

鼓是古老的打擊樂器,從文獻記載看,鼓的產生,首推黃帝取“夔皮”冒鼓的古老傳說。夔(音同“葵”),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龍形異獸,《山海經·大荒東經》描寫夔是古時代神話奇獸,生於東海流波山,“狀如牛,蒼身而無角,出入水則必有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後人認爲所謂鼉其實就是巨鱷,它用尾巴敲擊自己的肚子,發出好聽的音樂,說起來實在有點可愛,可見上古時代人與自然之和諧。而以鱷魚皮之堅硬,製成鼓後就算不能“聲聞五百里”,想必敲擊起來也十分響亮。

古代制鼓離不開獸皮與陶土。鼓的產生,正是由於原始先民漁獵生活有了剝皮與製陶的技藝。《禮記:明堂位》記載:“土鼓蕢桴,葦龠,伊耆氏之樂也。”表明在很早的"伊耆氏”之時就已有“土鼓”,即陶器的鼓,它是以陶土爲框,兩面蒙皮的一種原始打擊樂器,也是由日常工具改制演變而成。傳說伊耆氏用草編成的鼓槌敲擊土鼓,由於鼓有良好的共鳴作用,聲音機越雄壯而傳聲很遠,所以很早就被作爲軍隊上助威之用。《呂氏春秋古樂篇》說,命質用麋鹿皮蒙在瓦缶的口上,用來敲擊,也是類似的土鼓。

黃帝是怎麼殺夔以其皮製鼓的?

傳說黃帝身邊有個大臣,名叫常先,發明了很多狩獵工具。有一-次,常先捕殺了一頭野牛,把剝下的牛皮隨手搭在一個木墩上。這個木墩是空的。時間一長,常先把此事忘了。野件皮經過長時間暴曬後便收縮了,把空木墩裹得緊緊的,卻被一個名叫賈齊的年輕人無意拍了一拍,誰知竟發出咚咚的響聲。常先覺得這個東西有用,又選了-棵木質較好的空心樹,做成圓形,把鹿皮和野羊皮蒙在兩頭,用一隻手就可以拿動,又讓倉頡給它起了個名字,叫作“鼓”。哪知鹿皮和野羊皮都不結實,用勁-敲就打破了,只好改用野牛皮。

然而,捕捉野牛並環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因爲野牛是一種異常兇猛的動物。怎樣才能搞到野牛皮呢?常先躺在一棵大樹下,想了又想。不知不覺便睡着了。就在這時,玉帝派九天玄女給黃帝送《兵書》,路過這棵大樹時發現常先在爲蒙鼓沒適合的皮子而發愁,她於是託夢給常先:說東海有個流波山,哩有種怪獸,形狀如牛,卻沒有長角,只有一隻足;身子大得出奇,-出現,海上不是颳風便是下雨。還有種雷獸,整天在海里無憂無慮,喜歡仰面躺臥,以爪擊腹爲樂,每拍一下肚皮,就響起一聲巨雷。

九天女說:“用夔牛皮蒙鼓,用雷獸的骨作爲鼓槌,敲起來地動山搖,威力無窮。常先醒來,忙把夢裏的事告知黃帝。黃帝聽罷,命應龍、大鴻派幾個會水高手,入海擒殺夔牛和雷獸,然後按常先的設計,50天就蒙成夔牛大鼓800面,做成雷獸鼓槌160根。涿鹿大戰開始,大鼓--齊擂動,蚩尤軍隊還未交戰,就被鼓聲震得人仰車翻,潰不成軍。黃帝軍隊趁着鼓聲總攻,-舉把蚩尤消滅在涿鹿之野。尤本來”銅頭啖石”,且能"飛空走險”,但在夔牛鼓震聲中,"九擊止之,尤不能走,遂殺之”。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