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詩詞名句 > “無酒不成禮儀,無色路斷人稀”怎麼理解?“酒、色、財、氣”是好是壞?

“無酒不成禮儀,無色路斷人稀”怎麼理解?“酒、色、財、氣”是好是壞?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無酒不成禮儀,無色路斷人稀”怎麼理解?“酒、色、財、氣”是好是壞?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酒、色、財、氣”歷來是人們談論的話題,有人講“李白貪酒江心死,劉伶大醉臥荒丘。”有人說“紂王貪色江山失,幽王寵褒把命喪。”有人歌“鄧通鑄錢終餓死,周瑜因氣亡了身。”俗語中還有:“無酒不成禮儀,無色路斷人稀”,下半句纔是精華,老祖宗的大智慧,卻少有人知。

“無酒不成禮儀,無色路斷人稀”怎麼理解?“酒、色、財、氣”是好是壞?

唐朝詩人李白是“詩仙”也是酒鬼,《舊唐書》中說李白因飲酒過度,醉死於宣城;“竹林七賢”之一的名士劉伶被稱爲“醉侯”,嗜酒如命,公元266年,朝廷讓劉伶回朝當官,劉伶卻將自己喝得酩酊大醉,不着衣褸,嚇跑了朝廷使者,也因酒丟掉了性命。

商紂王寵愛妃子妲己,將大好江山丟了,周幽王寵愛妃子襃姒,鬧出烽火戲諸侯的笑劇,最終導致了西周的滅亡。黃頭郎(船伕)鄧通受到漢文帝劉恆的寵信,依靠鑄錢業一時能夠富甲天下,然而漢文帝去世,漢景帝沒收了鄧通所有的錢財,身無分文,餓死於街頭。

“無酒不成禮儀,無色路斷人稀”怎麼理解?“酒、色、財、氣”是好是壞? 第2張

周瑜是漢末時期東吳名將,赤壁之戰後,周瑜曾獻祭軟禁劉備,孫權沒有采納,周瑜心中十分憤慨,公元201年,周瑜氣急攻心,年僅36年就去世了。歷來因“貪酒、貪色、貪財、動氣”,發生了許多讓人惋惜的事情。

北宋時期大文豪蘇東坡到大相國寺拜訪好友佛印,在寺內見到一首詩:“酒色財氣四堵牆,人人都在裏邊藏;誰能跳出圈外頭,不活百歲壽也長。”寺中講究的便是清心寡慾,脫離世俗的“酒、色、財、氣。”

“無酒不成禮儀,無色路斷人稀”怎麼理解?“酒、色、財、氣”是好是壞? 第3張

蘇東坡大筆一揮,就在一旁寫下:“飲酒不醉是英豪,戀色不迷最爲高;不義之財不可取,有氣不生氣自消。”事實上“酒、色、財、氣”與人的生活也是息息相關的,主要還是把握一個度,能夠把握住度的纔是名副其實的高人。

“無酒不成禮儀,無色路斷人稀”怎麼理解?“酒、色、財、氣”是好是壞? 第4張

沒想到後來宋神宗趙頊和北宋有名的文學家王安石也來到大相國寺,看到佛印和蘇東坡的題詩,覺得十分有意思,宋神宗便也讓王安石和上一首,王安石便寫下:“無酒不成禮儀,無色路斷人稀;無財民不奮發,無氣國無生機。”

“無酒不成禮儀,無色路斷人稀”怎麼理解?“酒、色、財、氣”是好是壞? 第5張

自古以來有用好酒招待客人的禮儀講究;而愛美之心人皆有知,如若不愛美,路上行人也不會停步駐留;與“財”,老百姓奮發圖強可不是爲了“財”;最後要是沒有“氣”,這個國家又怎麼會顯得生機勃勃?可見“酒、色、財、氣”並非是那般讓人恐懼的事情。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