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古文名著 > 《過江七事·正糾參》主要講了什麼故事?

《過江七事·正糾參》主要講了什麼故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8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國變時,諸勳臣日藉藉,歸獄文臣誤國,宮詹姜曰廣曰:“誤國者可誅也!予數載林居,諸公當日召對,胡不言?”語稍塞。會立國,羣謀援高皇帝開國時以魏國徐達爲左丞相例,尚未發。一日朝罷,魏國公徐弘基、誠意伯劉孔昭等面奏:“文臣朋黨誤國,”並言“吏部尚書張慎言專權結黨,擅引舊輔吳牲。”科道官李沾、郭維經等亦言:“諸勳臣不勤王,不忠;乃乘國變侵官亂政,並凱覦入閣事。”相擢久之,庭大譁。閣臣曰廣請上處分,因求罷斥。上不允,諭以:“朝廷用人,自是吏部職掌。但有不當,許勳臣科道糾參。”於是孔昭立起,手招諸勳臣曰:“來!聖明已許吾輩糾參矣!速謝恩!”乃盡膝行前叩頭,大呼“萬歲。”

《過江七事·正糾參》主要講了什麼故事?

閣臣馬士英忽奏:“不啻如勳臣言,皇上亦身在異同中!”閣臣高弘圖顧士英曰:“豈謂迎立那?聖明在上,愚臣謹據實奏明。方難之殷也。訛言百出,或雲先帝微行來矣,或雲皇太子航海來矣,亦果有傳立潞王者,則又有言桂王者。皆出旁人風影,所謂道聽塗說也。臣等姑聽而姑置之。及聞主兵者樂推,實有同心,其孰敢懷二,以自速罪戾?”曰廣奏:“迎立關利害不淺,臣等俱緘口,聽主兵者云何。二三翊戴,勞之應圖。若借題興獄,可寒心!興朝所不宜有!惟皇上早賜裁察。國家幸甚!”上顧監臣韓贊周曰:“朕亦何心!此位大伴之所知也!萬斤重擔,付在朕躬。萬一大家撒手,回思先帝,豈所忍言!”是日,上微不懌。越日召對,上諭:“勳臣囂爭,卿等何不力折之?”曰廣曰:“天顏不違咫尺,諸臣乃敢憤爭,已爲辱國。臣等不能調和而鎮戢之,仰煩明諭處分,良用自慚!亦以德薄望輕至此,故求罷斥,謝之。若跡涉佐聞,事益沸羹,非臣所以待罪綸扉之體也!”上是之。

退,復同弘圖乞罷,旋以宣諭入直。曰廣語弘圖曰:“官不易方,爲政之善物也。上在位日淺,未明習國家故事,並許勳臣糾參。此曹紈絝子,易動以利,天下事使渠輩得操長短,敗矣!急挽勿失。”弘圖曰:“爲之奈何?具疏耶?”曰廣曰:“差須之!言路中自有起而駁爭者。”

《過江七事·正糾參》主要講了什麼故事? 第2張

亡何,科臣羅萬象至矣,疏意大略如曰廣言,兩人讀之甚喜。曰廣即條旨去:“朝政闕失,原許諸人直言無隱,矧乃勳臣?但朕既而思之,朝廷設官,各有職掌。票擬歸之閣臣;官守歸之各部;糾參歸之言官。乃便責成,並息囂競。祖宗二百年良法,豈容頓更?所奏甚是!今後糾參還責成科道等官別衙門不得藉端旁撓,着申飭行。”旨下,諸勳臣計沮,知出曰廣意,銜之深,厥後藉端集喙矣。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